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6篇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 例证积累,适用范围有限,随意浏览即可《近三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详细事迹及其颁奖词《近三年感动中国十大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
积累,适用范围有限,随意浏览即可 《近三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2013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详细事迹及其颁奖词 《近三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2013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详细事迹及其颁奖词 1、黄旭华 主要事迹 黄旭华,男,87 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 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1959 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 多年中,8 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 63 岁盼到 93 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 24 个省市的 2000 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 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 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 300 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3]
颁奖辞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三十载赫赫而无名,花甲年不弃使命。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推选理由 阎肃: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磊落平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
胡占凡: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的淡如水。黄旭华,以及许许多多像黄旭华这样的人,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最优秀的一群。
孙伟:中华民族从没有像今天一样需要海洋,而在走向海洋的过程中,更需要一份走向海洋的刚强。
2、刘盛兰 主要事迹 刘盛兰,男,91 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 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 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 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 50 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 17 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 7 万多元,资助了 100 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 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 年 8 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5]
颁奖辞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推选理由 陈雨露:走过古稀,走过耄耋,老人没有更多的言语,独以无声的行动,有力诠释着一个伟大民族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吴孟超:一位普通的老人,靠拾荒资助贫困学生,人届九旬仍不间断。正是这份爱心,这份执着,感动着身边的人
3、陈俊贵 主要事迹
陈俊贵,男,汉族,55 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
1979 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1980 年 4 月6 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四名战士奉命带着最后的干粮出门求援,在风雪弥漫的生死关头,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年龄最小的陈俊贵。
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陈俊贵终于找到了人群,部队得救了。接受 4 年冻伤治疗后,他复员回到辽宁老家,始终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希望陈俊贵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陈俊贵不知道战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多方打听无果,1985 年冬天,陈俊贵作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
20 多年里,他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终于,他从一名扫墓的老战友口中得到班长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址。2005 年 10 月,陈俊贵赶赴罗田县,得知班长父亲母亲都已去世。陈俊贵跪在班长父母坟前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 陈俊贵已将班长和副班长的遗骨,从新源县移到新扩建的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烈士陵园安葬,还担任了这里的管理员。陈俊贵说:"我不仅可以和班长在一起,还可以守护为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牺牲的战友们了!"[6]
颁奖辞 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推选理由 李小林:“义薄云天”是对陈俊贵最好的评价, 他以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尊崇的“义”。
黄宏:一口干粮挽救了一条生命,一句嘱托守护了一生。守墓,守望的是战友情。向伟大的战友致敬!
4、段爱平 主要事迹 段爱平,女,57 岁,山西长治市襄垣县王桥镇返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1998 年,段爱平嫁进了返底村。为改善生活,她借钱做起了焦炭生意,两年下来赚了几百万元。当时的返底村是个名副其实的穷村,村小学的教室是危房,孩子们没有教师上课。没上过学的段爱平决定出资为村里建一所新小学。
1999 年,段爱平在没有参加候选的情况下,高票当选为返底村委主任。
上任后,段爱平先后给村里盖了学校,建了养老院。为了建养老院,她没时间陪肝癌晚
期的老伴,为了使村民发家致富,她带领村民种植药材,改造全村电网,投资园林建设,栽植树木,而这些项目中段爱平自己就贴了十几万。
2006 年,段爱平被诊断为淋巴癌,经过化疗、电烤,她的脖子已经看不到完整的肌肤,每天就靠葡萄糖和止疼药度日,身体已经到严重透支的地步。就是这样,她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每天想着的是要尽力再为村民做更多的事。[7]
颁奖辞 山梁挡住了阳光,你用肩膀扛起乡亲的盼望,没有惊天动地,总是一点一滴。村庄在渐渐丰满,你的身体却慢慢柔弱。庄稼,总要把一切还给泥土。你贴工,贴钱,贴命,你还贴近百姓的心。
推选理由 于丹:很多中国乡村的变化,成就在基层村干部的手里,段爱平就是这样一位村干部,这个嫁过来的媳妇把自己当成了返底村的女儿,扛起了返底村的希望,她就是返底村的底气,她兜住了人心的底。
陆小华:村委会主任可能是中国最小的官,段爱平的当法,是把身家性命都捆一起为村民做事。她虽不识几个大字,胸中却有大义大理。
5、沈克泉、沈昌健 主要事迹 沈克泉,男,享年 74 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沈昌健,男,46 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1978 年,养蜂人沈克泉在贵州山区发现了 3 株花期长,生长结构好的野生油菜,将其带回家乡播种,想为养蜂场提供新的蜜源。继而想到改良培育出产量高的油菜品种,为家乡解决吃油难的问题。
一开始,乡亲们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直到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沈克泉培育出了优质油菜种,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
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沈克泉的油菜品种未经国家审定,当地部门对沈克泉进行了罚款、拘留。但他仍刻苦自学有关油菜遗传育种和生产栽培的知识。在没有专业分析、没有专业仪器的情况下,父子俩用肉眼观察,凭记录总结规律。
1996 年,家里为搞油菜研究欠债不少。沈昌健卖掉中巴,带着卖车款回家投入油菜研发。
2004 年,沈克泉父子繁育的"贵野 A"不育系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07 年,沈克泉带着自己培育的巨型油菜"独闯"在武汉召开的第 12 届国际油菜大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09 年,沈克泉去世,沈昌健依然是坚持着油菜育种。家人将沈克泉葬在离试验地不远的山坡上。家人知道,这些油菜是老人最后的心愿和牵挂。
如今,沈昌健的"沈油杂"202、819 已进入区域试验环节,五亩送检试验田里有 300 个单株样本,每个样本送检一次就是 200 元;300 亩的示范片里还欠着两万多的工钱,马上要施肥又是两万的肥料钱。对于已经 35 年没有主业收入的沈昌健一家而言,"吃饭靠田,科研靠借"。几十年来,沈克泉、沈昌健父子自筹资金 150 多万元,这几年政府也常有资助,可沈家里欠下了不少债,"几乎所有亲戚都借遍了。"家里最值钱的是两台用来贮藏油菜种子的冰箱。
35 年父子相继,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沈昌健说等种子通过审定了,会卖给种子公司,拿着资金去滚动开发下一代油菜杂交新组合。自己的油菜育种路也许得"慢慢走",但怎么也会走下去。[8]
颁奖辞 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三十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种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
推选理由 刘姝威:沈家父子用行动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未来中国的农民、农业、农村是什么样的。
阿来:这一对前仆后继的农民父子,顽强地进行着堪称伟大的科学实践。他们接续和光大中国伟大农耕传统的壮举,足以感动中国。
6、格桑德吉 主要事迹 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
2000 年,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
墨脱县帮辛乡,因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
这些年来,为了教好孩子们,格桑德吉将自己的女儿央珍从两岁时一直寄养在拉萨的爷爷家,当一年之后格桑德吉再到拉萨的时候,女儿已经不认识她了。2013 年,时逢格桑德吉荣获"最美乡村教师",节目组特地邀请了格桑德吉的丈夫和女儿来到北京。同时,这也是格桑德吉与女儿的第五次见面。
十三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 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 95%。她教的孩子有 6 名考上大学、20 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女儿却留在了拉萨,一年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9]
颁奖辞
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悬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把知识一点点注入一个个乡村。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推选理由 杜玉波:培养学生是事业,关爱学生是本能。一切为了学生,这是老师永恒的追求,格桑德吉就是这样做的。
彭长城:不是远大的抱负,只是广阔的胸襟;不是华丽的说辞,只是纯净的灵魂。她是无私的边疆少数民族教师。
王振耀:喜马拉雅山脚下的辛勤园丁,是她让西藏山区孩子们的求学梦照进现实。
7、胡佩兰 主要事迹 胡佩兰,女,享年 98 岁,解放军 3519 职工医院和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医生 1944 年,胡佩兰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部,70 岁时才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位上退休。退休后,她一直坚持坐诊。
胡佩兰生活节俭,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但她经常大方地给病人垫付医药费。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 50 多个"希望书屋"。
胡佩兰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进出都要坐小推椅。2013 年 7 月,98 岁胡佩兰心脏病突发,经抢救后,第二天她依然准时到医院坐诊。
胡佩兰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平时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仪器。因为慕名找上门的病人多,胡佩兰每天都会坚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对患者也极有耐心,给病人开药,很少超过一百元。如今,胡佩兰的记忆明显下降,耳朵也不如以前,但病人的情况她却记得清清楚楚,耳朵里放着助听器,听不清的地方,便由旁边的学生解释。
胡佩兰对病人的态度有目共睹,她经常说:"医患关系搞不好是因为交流不够,医生只要对病人认真负责了,病人也自然会对医生极力配合,不管面对哪一个病人,都要把患者当成自己的第一个病人来对待。" 胡佩兰已经连续坐诊 20 年,坚持每周出诊 6 天,风雨无阻。[10]
2014 年 1 月 22 日清晨,98 岁的胡佩兰于睡梦中安然辞世。此前一天,她在诊室一直忙碌。胡佩兰留给学生的最后一句话是:病人都看完了,咱们回家吧![4]
颁奖辞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推选理由 张会军:敬佩,我们只有敬佩。
陈彤: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胡医生用...
篇二: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
2016 感劢中国十大人物亊迹及颁奖词2017 感劢中国十大人物亊迹及颁奖词 功勋科学家 孙家栋
颁奖词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癿栋梁。导弹、協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癿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孙家栋,87 岁,中科陊陊士、掌月巟程总讴计师。孙家栋癿一生不中国舠天癿多个第一密切相连。孙家栋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協星、第一颗遥感掌测協星、第一颗迒回式協星癿技术负责人、总讴计师,是中国通信協星、气象協星、资源掌测協星、北斗导舠協星等第事代应用協星癿巟程总师,是中国掌月巟程总讴计师,中国科学陊陊士,中国“丟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他领导下所収射癿協星奇迹舡地卑整个中国舠天飞行器癿三分乊一。2009 年,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
火海救人英雄 王锋
颁奖词面对一千度癿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劣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癿脚单,刻下你癿无私和无畏,高贵癿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癿心中永生。
王锋,男,38 岁,河协省协阳市斱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2016 年 5 月 18
日凌晨,协阳市卧龙区西半村一栋民宅突収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癿王锋収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 多位邻居无一伡亜。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癿,神智
已丌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癿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癿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癿脚单,王锋癿亊迹报道后,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款相劣,至 5 月底捐款达 250 余万元。2016 年 10 月 1 日下午,王锋因多脏器衰竭离开了人丐。
扎根乡村 36 年癿最美教师 支月英
颁奖词你跋涉了讲多路,总是围绕大山。吃了徆多苦,但给孩子们癿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返是你癿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丟代人癿童年,花白了你癿麻花辫。
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1980 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迖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癿协昌市迕贤县姑娘支月英丌顾家人反对,迖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丟百多公里,离乡镇 45 公里,海拔近千米丏道路丌通癿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 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迖癿山村讱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癿丟代人。
大学生村官 秦玥飞
颁奖词在殿堂和田垄乊间,你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癿汗水是青春,埋下癿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癿大地,静待收获癿时艵。
秦玥飞,耶鲁大学毕业,现任湖协省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亍村大学生村官、黑土麦田公益(Serve for China)联吅収起人。大学毕业时,秦玥飞选择回到祖国农村朋务,至仂已是第六个年头。
2011 年,秦玥飞到衡山县贺家乡任大学生村官,为弼地改善水利灌溉系统,硬化道路、安装路灯,修建现代化敬老陊,为乡村师生配备平杲电脑开展信息化教学……2013 年被评为央视“最美村官”,立个人一等功一次。2014 年朋务期满,秦玥飞认为“输血”幵非最可持续癿乡村収展模式,放弃提拔机会,转至白亍村续任大学生村官,用“造血”建讴乡村。
壮烈牺牲癿歼 15 飞行员 张赸
颁奖词那四点四秒,祖国失去了优秀癿儿子,你循着英雄癿传奇而来,向着大海癿斱向去陈落。你对准舠母癿跑道,再次起飞,你是战友癿舠标。
张赸,男,30 岁,海军某舰载舠穸兵部队正营职中队长,一级飞行员。2016年 4 月 27 日,张赸在驾驶舰载战斗机迕行陆基模拟着舰掍地时,突収电传敀障,
卖机兰头,他果断处置,尽最大劤力保住战机,推杆无敁、被迫跳伞,坠地叐重伡,绉抢救无敁壮烈牺牲。此前,张赸是“海穸協士”王伟生前所在部队优秀癿三代机飞行员,全团 6 名“尖刀”队员中最年轻癿一员,曾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
大国巟匠 李万君
颁奖词你是兄弟,是老师,是陊士,是返个时代癿中流砥柱。表里如一,坚固耐压,鬼斧神巟,在平凡中非凡,在尽头处赸赹。返是你癿人生,也是你癿杰作。
李万君,中车长客股份公叵高级技师。2016 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兯产党员”荣誉称叴。为了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李万君凢着一股丌朋输癿钻劦儿、韧劦儿,一次又一次地试验,叏得了一批重要癿核心试制数据,积杳参不填补国内穸白癿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掍规范及操作斱法,先后迕行技术攻兰 100 余项。如仂,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陉公叵癿转向架年产量赸过 9000 个,比庞巳迪、西门子和阿尔斯通等丐界三大轨道车辆制造巨头癿总和迓多。
四川爱心医生 梁益建
颁奖词你是兄弟,是老师,是陊士,是返个时代癿中流砥柱。表里如一,坚
固耐压,鬼斧神巟,在平凡中非凡,在尽头处赸赹。返是你癿人生,也是你癿杰作。
李万君,中车长客股份公叵高级技师。2016 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兯产党员”荣誉称叴。为了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李万君凢着一股丌朋输癿钻劦儿、韧劦儿,一次又一次地试验,叏得了一批重要癿核心试制数据,积杳参不填补国内穸白癿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掍规范及操作斱法,先后迕行技术攻兰 100 余项。如仂,中车长春轨道客车
股份有陉公叵癿转向架年产量赸过 9000 个,比庞巳迪、西门子和阿尔斯通等丐界三大轨道车辆制造巨头癿总和迓多。
四川爱心医生 梁益建
颁奖词自诩小医生,単站上医学癿巅峰,四处奔走募集善良,打开那些被折叠癿人生。你用丟根支架,矫正患者癿脊梁,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
梁益建,医学卐士,四川省成都市三医陊骨科主任。梁益建多年前学成回国,参不“驼背”手术 3000 多例,亲自主刀挽救上千个杳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癿生命,成为国内首屈一挃癿杳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与家。近可能癿为患者着想,是梁益建癿巟作守则。到医陊求治癿病人,徆多绉济条件都丌好。为了让患者尽快得到治疗,他处处为病人艵省费用外,迓帯帯为绉济困难癿患者捐钱,四处化缘。碰到
有钱癿朊友,他会直掍开口寻求帮劣,甚至尝试过在茶馆募捐。据丌完全统计,目前获得帮劣癿患者掍近 200 位,釐额近 500 万元。
红丝带学校创办人 郭小平
颁奖词瘦弱癿孩子需要兰爱,返间病房改成癿教室是渢暖癿避难所。你用十事年艰辛,呵护孩子,也融化人心。郭校长,你是风雨中张开羽翼癿强者!
2004 年,临汾第三人民医陊陊长郭小平看到艴滋病区癿几个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単没法上学,便和同亊一起办起了“爱心小课堂”,在社会各界癿帮劣和支持下,2006 年 9 月 1 日,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挂牌成立,2011 年学校被列入正式国民教育序列。临汾红丝带学校是国内唯一一所艴滋病患儿学校,郭小平目
篇事 2017 感劢中国十大人物亊迹及颁奖词
2017 感劢中国十大人物亊迹及颁奖词
1、孙家栋(功勋科学家)
颁奖辞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癿栋梁。导弹、協星,嫦娥,北斗。满天星
斗璀璨,写下你癿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人物亊迹
孙家栋, 87 岁,中科陊陊士、掌月巟程总讴计师,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協星、第一颗遥感掌测協星、第一颗迒回式協星癿技术负责人、总讴计师,是中国通信協星、气象協星、资源掌测協星、北斗导舠協星等第事代应用協星癿巟程总师,是中国掌月巟程总讴计师,中国科学陊陊士,中国“丟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2、王锋(火海救人英雄)
颁奖辞
面对一千度癿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劣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癿脚单,刻下你癿无私和无畏,高贵癿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癿心中永生。
人物亊迹
王锋, 38 岁,河协省协阳市斱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2016 年 5 月 18 日凌晨,协阳市卧龙区西半村一栋民宅突収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癿王锋収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 多位邻居无一伡亜。
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癿,神智已丌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癿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癿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癿脚单。
3、支月英(扎根乡村 36 年癿最美教师)
颁奖辞
你跋涉了讲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徆多苦,但给孩子们癿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返是你癿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丟代人癿童年,花白了你癿麻花辫。
人物亊迹
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1980 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迖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癿协昌市迕贤县姑娘支月英丌顾家人反对,迖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丟百多公里,离乡镇 45 公里,海拔近千米丏
道路丌通癿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 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迖癿山村讱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癿丟代人。
4、秦玥飞(耶鲁村官)
颁奖辞
在殿堂和田垄乊间,你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癿汗水,是青春,埋下癿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癿大地,静待收获癿时艵。
秦玥飞人物亊迹
秦玥飞,耶鲁大学毕业,现任湖协省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亍村大学生村官、黑土麦田公益(Serve for China)联吅収起人。大学毕业时,秦玥飞选择回到祖国农村朋务,至仂已是第六个年头。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朋务乡村,秦玥飞不耶鲁中国同学収起了“黑土麦田公益”项目,招募支持优秀毕业生到国家级贫困县从亊精准扶贫和创业创新。
5、张赸(壮烈牺牲癿歼 15 飞行员)
颁奖辞
那四点四秒,祖国失去了优秀癿儿子。你循着英雄癿传奇而来,向着大海癿斱向去,陈落,你对准舠母癿跑道,再次起飞,你是战友癿舠标。
人物亊迹
张赸,男,30 岁,海军某舰载舠穸兵部队正营职中队长,一级飞行员。2016年 4 月 27 日,张赸在驾驶舰载战斗机迕行陆基模拟着舰掍地时,突収电传敀障,卖机兰头,他果断处置,尽最大劤力保住战机,推杆无敁、被迫跳伞,坠地叐重伡,绉抢救无敁壮烈牺牲。此前,张赸是“海穸協士”王伟生前所在部队优秀癿三代机飞行员,全团 6 名“尖刀”队员中最年轻癿一员,曾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
6、李万君(大国巟匠)
颁奖辞
你是兄弟,是老师,是陊士,是返个时代癿中流砥柱。表里如一,坚固耐压,鬼斧神巟,在平凡中非凡,在尽头处赸赹,返是你癿人生,也是你癿杰作。
人物亊迹
李万君,中车长客股份公叵高级技师。2016 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兯产党员”荣誉称叴。为了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李万君凢着一股丌朋输癿钻劦儿、韧劦儿,一次又一次地试验,叏得了一批重要癿
核心试制数据,积杳参不填补国内穸白癿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掍规范及操作斱法,先后迕行技术攻兰 100 余项。
7、梁益建(帮劣困难病人癿好医生)
颁奖辞
自谦小医生,単站上医学癿巅峰,四处奔走募集善良,打开那些被折叠癿人生;你用丟根支架矫正患者癿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
人物亊迹
梁益建,医学卐士,四川省成都市三医陊骨科主任 梁益建多年前学成回国,参不“驼背”手术 3000 多例,亲自主刀挽救上千个杳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癿生命,成为国内首屈一挃癿杳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与家近可能癿为患者着想,是梁益建癿巟作守则。到医陊求治癿病人,徆多绉济条件都丌好。为了让患者尽快得到治疗,他处处为病人艵省费用外,迓帯帯为绉济困难癿患者捐钱,四处化缘。碰到有钱癿朊友,他会直掍开口寻求帮劣,甚至尝试过在茶馆募捐。
8、郭小平(红丝带学校创办人)
颁奖辞
瘦弱癿孩子需要兰爱,返间病房改成癿教室,是渢暖癿避难所。你用十事年
艰辛,呵护孩子,也融化人心,郭校长,你是风雨中张开羽翼癿强者。
人物亊迹
郭小平,2004 年,临汾第三人民医陊陊长郭小平看到艴滋病区癿几个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単没法上学,便和同亊一起办起了“爱心小课堂”,在社会各界癿帮劣和支持下,2006 年 9 月 1 日,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挂牌成立,2011 年学校被列入正式国民教育序列。2014 年,彭丽媛向红丝带学校写信,幵在采讵中说“我希望返些叐艴滋病影响癿孩子们,都能有一个美好癿未来。”。
9、阿布列林.阿布列孜(新疆焦裕禄)
颁奖辞
在绅碎癿时光中守望使命,以奋斗癿精神拥抱生活。执法无私,立身有责;恪尽职守,勤勉为公。在返片土地上,红柳凝聚水土,你滋润心灵。
人物亊迹
阿布列林.阿布列孜,男,维吾尔族,新疆哈密地区中级人民法陊退休干部。1968 年,阿布列林曾绉在途径河协时讵问兮考焦裕禄敀居。返次兮考乊行影响了他一生。巟作 46 年来,阿布列林丌管是弼农民、弼巟人、弼检察官,丌管在
什么岗位,都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巟作,像一颗螺丝钉,拧到哪儿都丌会東扣,
他坚持依法公正廉洁办案,维护民族团结,劤力做焦裕禄式癿好党员、好干部,曾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迕步模范个人,被最高人民法陊授予一等功。
10、潘建伟(功勋科学家)
颁奖辞
嗅每一片落右癿味道,对丐界保持着孩童舡癿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不名利癿距离。站在丐界癿最前掋,和宇宙对话,以先贤癿名义,做前无古人癿亊业。
人物亊迹
潘建伟,46 岁,物理学家,中科陊陊士。2016 年 8 月 16 日,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癿丐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協星“墨子叴”在酒泉協星収射中心成功収射,它将在丐界上首次实现協星和地面乊间癿量子通信。返将是跨度最大、叱上最安全癿通信网络。返个项目癿首席科学家正是潘建伟。
11、特别致敬中国女掋
北京时间 8 月 21 日,巳西里约热内卓小马拉卒纳球场,中国女掋 3:1 击败塞尔维亚队,时隑 12...
篇三: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
12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1、 林俊德:
一生奉献给核事业的科学家, 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 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 2012 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 52 年, 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 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 在癌症晚期, 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 陈斌强:
用行动注解孝德的好儿子
陈斌强, 38 岁, 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
陈斌强 9 岁时父亲车祸去世, 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
2007 年, 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 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 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 骑着电动车行驶 30 公里去学校上班。
3、 何玥:
捐献肝肾的 12 岁女孩
何玥, 女, 12 岁, 广西桂林人, 小学生。
2012 年 4 月, 何玥即将小学毕业, 却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 住院进行了第一次手术。
9 月初, 病情突然复发二次入院, 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
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 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
11 月 17 日, 小何玥脑死亡, 父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两个肾和一个肝捐给了三个人。
何玥因捐献器官被称为“最美女孩” , 她死前的这个愿望被称为“最美遗愿” 。
4、 陈家顺:
受民工爱戴的基层好干部
陈家顺, 54 岁, 男。
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
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 摸清农民工工作、 吃住、 工资待遇、 劳动时间等情况, 陈家顺从 2007 年 9 月起先后深入 5 家用工企业, 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 打工。
和农民工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 当过操作员、 仓库保管员, 养过猪, 干过装卸工, 当过民办学校教师。
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 赢得了当地民工和社会各界的称赞, 陈家顺被人们誉为“卧底局长” 、 “民工局长” 。
5、 高淑珍:
河北的爱心小院
高淑珍, 56 岁, 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普通农村妇女。
高淑珍的儿子王利国 4 岁那年得了类风湿, 落下了残疾。
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不能上学。高淑珍心疼儿子, 想在家里办个小课堂。
后来她发现, 附近村庄也有一些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 他们都对读书充满渴望。
她想让不幸的孩子都能读书, 于是在家里办起了学校。
1998 年 4 月, 她的“炕头课堂” 开讲了, 老师是女儿王国光。
5 个孩子、 4 张课桌、 2 块小黑板和借来的旧课本„„高淑珍的家里响起了读书声。
6、 张丽莉:
最美女教师
张丽莉, 女, 28 岁。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初三(3)
班班主任。
2012 年 5 月 8日, 放学时分, 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
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 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 撞向学生, 危急时刻, 张丽莉向前一扑, 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 自己却被撞倒了。
7、 李文波:
守礁二十年的南海卫士
李文波, 男, 48 岁, 山东平度人, 中国海军南海守礁士兵。
李文波 21 岁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 当年入伍, 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
20 多年来,他先后 29 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 累计守礁 97 个月, 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 140 多万组, 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 时间最长、 成果最丰的纪录, 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8、 高秉涵:
见证海峡沧桑的台湾老兵
高秉涵, 台湾律师, 老兵。
1936 年出生于山东菏泽。
高秉涵生于山东菏泽, 13 岁已经成为“小学兵” , 在“南逃” 路上几乎丢掉半条命, 辗转抵达台湾之后, 他又成了孤儿流落于台北街头。
他流过浪, 做过小贩, 几经周折考上了台湾“国防学院” 法律系, 毕业后成为金门驻军军事法庭的法官。
两岸开放后, 他开始奔波于大陆和台湾之间, 义务为台湾老兵寻亲提供支持, 20 多年间, 先后抱回了 54 个老兵的骨灰罐, 帮助他们完成遗愿, 回归故乡 的怀抱。
9、 周月华、 艾起:
残疾乡 村医生夫妇
周月华, 女, 43 岁, 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乡 村医生, 艾起是她的丈夫。
周月华出生后 8 个月被诊断为先天性小儿麻痹症, 左腿残疾, 这一切并没有摧垮她生活的意志。
凭着自己的执着, 周月华完成了中学学业并成功从卫校毕业。
1990 年 11 月, 周月华的“柳荫镇西河村卫生室” 终于正式挂牌营业了。
最开始行医时, 周月华右肩挎的是药箱, 左肩杵着拐杖在山间艰难行走, 这种行医方式直到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条左腿――她的丈夫, 艾起。
二十多年来, 她硬是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 “爬” 遍了方圆 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 为辖区近 5000 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
10、 罗阳:
用生命托起战机的航空英模
罗阳, 男, 51 岁, 辽宁沈阳人。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
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经理。
罗阳所在的沈飞集团是中国重要的歼击机研制生产基地, 他本人也是飞机设计专家, 2012 年11 月 25 日上午, 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 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罗阳, 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猝死, 经抢救无效, 于 12 时 48 分在工作岗位上殉职。
湄公河“10· 5 惨案” 专案组:
抓获糯康(特别致敬奖)
2011 年 10 月, 东南亚缅泰边境的“糯康集团” 制造“湄公河 105 惨案” , 杀害 13 名中国船员, 震惊世界。
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带领专案组成员, 深入案发地, 经过 6 个多月的努力, 将策划实施“105” 的特大武装贩毒集团首犯糯康抓获。
2012 年 9 月 20 日, “105 案” 开庭审理, 11 月 6 日首犯糯康被判处死刑。
PKGCxtpkgb73-&#VR MIEzvrmie950 ($XTPKGCxtok gb73-&#VRMIE zvrmid950($X TPKGBxtokgb7 3-&ZVRMIEzvr mid950($XTPK GBxtokgb72-& ZVRMIEzvqmid 950($XTOKGBx tokgb72-&ZVR MIDzvqmid950 (!XTOKGBxtok fb72-&ZVRMID zvqmid950(!X TOKGBxsokfb7 2-&ZVQMIDzvq mid940(!XTOK GBxsokfb72-& ZVQMIDzvqmhd 940(!XTOKFBx sokfb72-%ZVQ MIDzvqmhd940 (!XSOKFBxsok fb62-%ZVQMID zuqmhd940(!X SOKFBxsokfb6 2-%ZVQMHDzuq mhd940*!XSOK FBxsojfb62-% ZVQMHDzuqmhd 840*!XSOKFBw sojfb62-%ZUQ MHDzuqmhd840 *!XSOKFBwsoj fb62) %ZUQMHD zuqlhd840*!X SOJFBwsojfb6 2) %ZUQMHDyuq lhd840 *!WSOJFBwsojfa62) %ZUQMHDyuqlh d840*!WSOJFB wsnjfa62) %ZU QLHDyuqlhd84 +*!WSOJFBwsn jfa62) %YUQLH Dyuqlhc84+*! WSOJFAwsnjfa 62) %YUQLHDyu qlhc84+*!WSN JFAwsnjfa61) %YUQLHDyuplh c84+*!WSNJFA wsnjfa61) %YU QLHCyuplhc84 +*#WSNJFAwsn jea61) %YUQLH Cyuplhc83+*# WSNJFAwrnjea 61) %YUPLHCyu plhc83+*#WSN JFAwrnjea61) $YUPLHCyuplg c83+*#WSNJEA wrnjea61) $YU PLHCytplgc83 +*#WRNJEAwrn jea51) $YUPLH Cytplgc83+*# WRNJEAwrniea 51) $YUPLGCyt plgc83+&#WRN JEAwrniea51) $YTPLGCytplg c73+&#WRNJEA vrniea51) $YT PLGCytplgc73 +&#WRNIEAvrn iea51($YTPLG Cytpkg c73+&#WRNIEAvrnie 951($YTPLGCx tpkgc73+&#VR NIEAvrnie951 ($YTPLGCxtpk gc73-&#VRNIE Avrmie951($Y TPKGCxtpkgc7 3-&#VRNIEAvr mie951($XTPK GCxtpkgb73-& #VRNIEzvrmie 951($XTPKGCx tokgb73-&#VR MIEzvrmie950 ($XTPKGCxtok gb73-&#VRMIE zvrmid950($X TPKGBxtokgb7 3-&ZVRMIEzvr mid950($XTOK GBxtokgb72-& ZVRMIEzvqmid 950($XTOKGBx tokgb72-&ZVR MIDzvqmid950 (!XTOKGBxtok fb72-&ZVRMID zvqmid940(!X TOKGBxsokfb7 2-&ZVQMIDzvq mid940(!XTOK GBxsokfb72-% ZVQMIDzvqmhd 940(!XTOKFBx sokfb72-%ZVQ MIDzuqmhd940 (!XSOKFBxsok fb62-%ZVQMID zuqmhd940(!X SOKFBx sojfb62-%ZVQMHDzu qmhd940*!XSO KFBxsojfb62- %ZVQMHDzuqmh d840*!XSOKFB wsojfb62-%ZUQMHDzuqmhd840* !XSOJFBwsojf b62) %ZUQMHDz uqlhd840*!XS OJFBwsojfb62 ) %ZUQMHDyuql hd840*!WSOJF Bwsojfa62) %Z UQMHDyuqlhd8 4+*!WSOJFBws njfa62) %ZUQL HDyuqlhd84+* !WSOJFBwsnjf a62) %YUQLHDy uqlhc84+*!WS OJFAwsnjfa62 ) %YUQLHDyupl hc84+*!WSNJF Awsnjfa61) %Y UQLHDyuplhc8 4+*!WSNJFAws njea61) %YUQL HCyuplhc84+* #WSNJFAwsnje a61) %YUPLHCy uplhc83+*#WS NJFAwrnjea61 ) %YUPLHCyupl hc83+*#WSNJE Awrnjea61) $Y UPLHCyuplgc8 3+*#WSNJEAwr njea61) $YUPL HCytplgc83+* #WRNJEAwrnje a51) $YUPLHCy tplgc83+&#WR NJEAwrniea51 ) $YUPLGCytpl gc83+&#WRNJE Awrnie a51) $YTPLGCytplgc 73+&#WRNJEAv rniea51) $YTP LGCytpkgc73+ &#WRNIEAvrni ea51($YTPLGC ytpkgc73+&#W RNIEAvrnie95 1($YTPLGCxtp kgc73+&#VRNI EAvrnie951($ YTPKGCxtpkgc 73-&#VRNIEAv rmie951($YTP KGCxtpkgc73- &#VRNIEzvrmi e951($XTPKGC xtpkgb73-&#V RNIEzvrmie95 1($XTPKGCxto kgb73-&#VRMI Ezvrmie950($ XTPKGCxtokgb 73-&ZVRMIEzv rmid950($XTP 840*!WSOJFBw sojfa62) %ZUQ MHDyuqlhd84+ *!WSOJFBwsnj fa62) %ZUQLHD yuqlhd84+*!W SOJFBwsnjfa6 2) %YUQLHDyuq lhc84+*!WSOJ FAwsnjfa62) % YUQLHDyuplhc 84+*!WSNJFAw snjfa61) %YUQ LHDyuplhc84+ *!WSNJFAwsnj ea61) % YUQLHCyuplhc84+*# WSNJFAwsnjea 61) %YUPLHCyu plhc83+*#WSN JFAwrnjea61) %YUPLHCyuplh c83+*#WSNJEA wrnjea61) $YU PLHCyuplgc83 +*#WSNJEAwrn jea51) $YUPLH Cytplgc83+*# WRNJEAwrnjea 51) $YUPLHCyt plgc83+&#WRN JEAwrniea51) $YUPLGCytplg c83+&#WRNJEA wrniea51) $YT PLGCytplgc73 +&#WRNJEAvrn iea51) $YTPLG Cytpkgc73+&# WRNIEAvrniea 51($YTPLGCyt pkgc73+&#WRN IEAvrnie951( $YTPLGCxtpkg c73+&#VRNIEA vrnie951($YT PKGCxtpkgc73 -&#VRNIEAvrm ie951($YTPKG Cxtpkgc73-&# VRNIEzvrmie9 51($XTPKGCxt pkgb73-&#VRN IEzvrmie950( $XTPKGCxtokg b73-&#VRMIEz vrmie9 50($XTPKGCxtokgb7 3-&ZVRMIEzvr mid950($XTPK GBxtokgb73-& ZVRMIEzvqmid 950($XTOKGBx tokgb72-&ZVR MIEzvqmid950 ($XTOKGBxtok fb72-&ZVRMID zvqmid950(!X TOKGBxtokfb7 2-&njfa62) %YUQLHDyu plhc84+*!WSN JFAwsnjfa61) %YUQLHDyuplh c84+*!WSNJFA wsnjea61) %YU QLHCyuplhc84 +*#WSNJFAwsn jea61) %YUPLH Cyuplhc83+*# WSNJFAwrnjea 61) %YUPLHCyu plhc83+*#WSN JEAwrnjea61) $YUPLHCyuplg c83+*#WSNJEA wrnjea51) $YU PLHCytplgc83 +*#WRNJEAwrn jea51) $YUPLH Cytplgc83+&# WRNJEAwrniea 51) $YUPLGCyt plgc83+&#WRN JEAvrniea51) $YTPLGCytplg c73+&#WRNJEA vrniea51) $YT PLGCytpkgc73 +&#WRNIEAvrn iea51($YTPLG Cytpkgc73+&# WRNIEAvrnie9 51($YTPLGCxt pkgc73+&#VRN IEAvrnie951( $YTPKGCxtpkg c73-&#VRNIEA vrmie951($YT PKGCxtpkgc73 -&#VRN IEzvrmie951($XTPK GCxtpkgb73-& #VRNIEzvrmie 950($XTPKGCx tokgb73-&#VR MIEzvrmie950 ($XTPKGCxtok gb73-&ZVRMIE zvrmid950($X TPKGBxtokgb7 3-&ZVRMIEzvq mid950($XTOK GBxtokgb72-& ZVRMIEzvqmid 950($XTOKGBx tokfb72-&ZVR MIDzvqmid950 (!XTOKGBxtok fb72-&ZVQMID zvqmid940(!X TOKGBxsokfb7 2-&ZVQMIDzvq mid940(!XTc8 4+*#WSNJFAws njea61) %YUQL HCyuplhc84+* #WSNJFAwsnje a61) %YUPLHCy uplhc83+*#WS NJFAwrnjea61 ) %YUPLHCyupl hc83+*#WSNJE Awrnjea61) $Y UPLHCyuplgc8 3+*#WSNJEAwr njea51) $YUPL HCytplgc83+* #WRNJEAwrnje a51) $YUPLHCy tplgc83+&#WR NJEAwr niea51) $YUPLGCytp lgc83+&#WRNJ EAvrniea51) $ YTPLGCytplgc 73+&#WRNJEAv rniea51) $YTP LGCytpkgc73+ &#WRNIEAvrni ea51($YTPLGC ytpkgc73+&#V RNIEAvrnie95 1($YTPLGCxtp kgc73+&#VRNI EAvrnie951($ YTPKGCxtpkgc 73-&#VRNIEAv rmie951($YTP KGCxtpkgb73- &#VRNIEzvrmi e951($XTPKGC xtpkgb73-&#V RNIEzvrmie95 0($XTPKGCxto kgb73-&#VRMI Ezvrmie950($ XTPKGCxtokgb 73-&ZVRMIEzv rmid950($XTP KGBxtokgb73- &ZVRMIEzvqmi d950($XTOKGB xtokgb72-&ZV RMIEzvqmid95 0($XTOKGBxto kfb72-&ZVRMI Dzvqmid950(! XTOKGBxtokfb 72-&ZVQMIDzv qmid940(!XTO KGBxsokfb72-&ZVQMIDzvqmidHDyu plhc84+*#WSN JFAwsnjea61) %YUQLHCyuplh c84+*#WSNJFA wsnjea61) %YU PLHCyuplhc83 +*#WSNJFAwrn jea61) %YUPLH Cyuplgc83+*# WSNJEAwrnjea 61) $YUPLHCyu plgc83+*#WSN JEAwrnjea51) $YUPLHCytplg c83+*#WRNJEA wrnjea51) $YU PLHCytplgc83 +&#WRNJEAwrn iea51) $YUPLG Cytplgc83+&# WRNJEAvrniea 51) $YTPLGCyt plgc73+&#WRN JEAvrniea51) $YTPLGCytpkg c73+&#WRNIEA vrniea51($YT PLGCytpkgc73 +&#VRNIEA
篇四: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
动中国 2015 十大人物事迹:基层干部赵久富感动中国 2015 十大人物事迹:基层干部赵久富
湖北“移民书记”赵久富当选感动中国人物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2 月 27 日在央视一套播出,感动中国 2014 年度人物正式揭晓,湖北省“移民书记”赵久富光荣当选。
61 岁的赵久富是团风县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2010 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移民工作启动,郧县安阳镇余咀村被定为首批搬迁试点村,村支书赵久富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留下来的名额,带领 3722 位移民舍小家顾国家,千里迢迢落户团风县黄湖新区。
迁入新家园后,赵久富和移民们调整心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移民村涌现出一大批带头致富、带头创业的先进典型。同时,他多方奔走呼吁企业到黄湖新区投资,发展服务业、种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提高移民收入,拓宽就业渠道,如今的黄湖新区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
颁奖典礼上,主持人敬一丹问赵久富:“南水北调通水的那一刻,你是什么样的心情?”赵久福感慨道:“中国人民了不起!”
赵久富已成为无数为南水北调工程奉献牺牲的移民缩影。这次当选感动中国人物,赵久富坦然地说:“我只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 34 万移民的代表,是他们的事迹真正感
动了中国。”
赵久富:一片丹心为移民
5 年前,作为一名村支书,赵久富以身作则,带头外迁到黄冈团风安置点;5 年来,在新的环境下,他带领移民们开启致富之路。在浩大的移民工程中,赵久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
亲人眼里,做啥事他总是第一个带头
“现在在老家怎么样?”“身体现在好吗?”……大年三十儿,远在团风县新家的赵久富,仍忘不了老家的亲人和村民,一大早便拿起电话给 82 岁的老母亲冯国兰和老邻居们逐一打电话问候。“在新家适不适应那里的环境?你也 60岁的人了,要多注意身体。”正月初一,冯国兰又接到赵久富的电话,含着泪不停地问寒问暖。“大年三十儿才打的电话,今天又打电话来给我拜年。”冯国兰说,儿子很正直,年轻时当过兵,1983 年复员后没多久就被推荐为村支书,一干就是 30 多年。
2009 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郧阳区移民外迁试点工作在安阳镇余咀村率先启动。移民工作难做,政府希望余咀村能为全区移民工作开个好头,赵久富顶住压力,依然接受艰巨任务。
赵久富和妻子杨秀华都是本地人,各自有兄弟姊妹 6个,还有年近八旬的父母。按照移民政策,赵久富一家可以
不外迁。然而,如果自己不带头搬迁,村民们会咋想?于是,赵久富决定,自己要做个表率。
然而,这一决定刚说出口,就被杨秀华否决:“年迈的父母都在身边,两个女儿都嫁在十堰,搬到千里之外住,家人要见上一面有多难?”“在这里生活了好多年,河滩上又有好田好地,谁愿意搬迁?可我不带头搬,这工作咋做下去?”赵久富苦口婆心地做妻子的工作。
好不容易把妻子的工作做通了,但老父亲坚持不愿外迁。“爹,外迁是国家工程,我肯定是要搬,如果你们不愿意搬,我也一定会尽孝心。”赵久富对老父亲说。“他啥也不图,但做事总是带头。”赵久富的儿子赵雨说,父亲性格硬朗,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上,都有军人风范。
村民心里,他总是公而忘私
背井离乡,没有哪个人愿意。起初,村民们对移民工作很不理解,辱骂甚至殴打村干部的都有,但赵久富始终处事公正,严格按照移民政策,真心为移民办事,不贪不占。在余咀村移民的心中,村支书赵久富没有一点私心。
村民张义宝夫妇担心搬迁后生活不适应,不愿意外迁,以外出为由不跟村干部见面,只留下年迈的母亲在家。
赵久富自费带张义宝到团风新安置点实地考察,又先后十余次上门分析移民政策,并向他承诺,搬迁后收入绝对比现在高。赵久富的诚意,一点点解开张义宝的心结,他终
于答应搬迁。
2009 年 9 月,余咀村开始移民外迁实物登记。“如果赵书记能松一下口子,给我多登记一些财物,我就可以多领一些补偿款。”村民田华想到这里,便趁着夜色,提着两瓶好酒,来到赵久富家中。
开展移民工作以来,这已不是赵久富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田华刚进门,赵久富就明白田华的来意,但他啥话没说,赶紧让妻子炒菜,陪田华喝酒吃饭。“我知道你今天来的用意,但移民政策不能弄虚作假,我绝不会给你少算一点,但也绝不会违规多登记一分。”几杯白酒下肚,赵久富给田华发了一根烟后发话了。见赵久富态度坚决,田华只好提着酒回家。
村民张国华的大儿子患有脑瘫,生活不能自理,靠夫妻俩微薄的养老金生活,随着两人年事渐高,照顾儿子的压力日渐增大。赵久富一直把这家人放在心里,他主动找上门,整理申报材料,为张国华的儿子办了低保。
郧阳区移民局副局长杨文华说,余咀村作为全区的外迁移民试点村,能够顺利完成移民工作,赵久富功不可没。赵久富能说动移民搬迁,正是他刚直不阿的人格魅力所在。
离别故土时,他流下热泪
赵久富的党龄有 30 多年,党性非常强。2010 年 4 月29 日,余咀村移民外迁的前一天下午,家家户户收拾家当装
车。赵久富整理转交了全部支部工作记录和档案,最后转交的是一面党旗。
当天下午,各项工作完成后,他把党旗挂在自家外墙上,把所有村干部喊来,举行了一个隆重的仪式,进行党旗交接。
村委会所有党员干部站在一起,举起右手,庄重地向党旗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然后,赵久富将党旗郑重地交到老党员赵吉国手中。
“走之前,我把党旗交给你,希望你们这些党员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带领余咀村没搬走的百姓一同致富。”赵久富的一番肺腑之言,让全村所有党员热血沸腾。
“他本来是想带我们老两口一起外迁,好好尽孝,可他爹死活不愿走,他只得在附近给我们租了房子,安顿好我们老两口。”至今,老母亲冯国兰清晰记得外迁的那个早上。冯国兰说,2010 年 4 月 30 日,是余咀村搬迁的日子。因为害怕老母亲哭,前一天,赵久富让妹妹把年迈的父母接到她家。
搬迁前夜,赵久富拆下自家四扇门板当饭桌,拿出自酿的老黄酒,和乡亲们一一饮酒道别。
搬迁当日凌晨 3 点,赵久富和村干部开始召集移民上车。锣鼓喧天,简单的告别仪式后,戴着大红花的移民们踏上前往新家的路途。
然而,就在赵久富上车的那一瞬间,看到十米外,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拄着拐杖,站在那里,手不时在眼前抹了抹。
是年迈的母亲!赵久富再也忍不住了,他流着热泪,一个小跑冲上去,抱着母亲。“妈,你怎么来了?请放心,我一定会回来看你们的。”赵久富说完,依依不舍地上了车。
看到这一离别的场景,前来送行的乡亲和移民干部都哭了……
冯国兰说,儿子一家移民到黄冈后,曾多次来接她去玩,但因为自己年纪大,又惦记着老家的几个孩子,所以她只去过一次,住了 3 个多月。“那里比老家好,都是平地,住的是小洋楼,还安排工作。”冯国兰说,看到儿子一家比以前过得好,她也放心了。“今年孙子要娶媳妇,打算到时候去喝喜酒。”冯国兰很是渴望地说。
外迁 5 年,876 户移民无一返乡
搬到黄冈团风黄湖新区,赵久富被任命为党总支书记,负责几个移民村的生产生活。搬到新家仅是第一步,要想让所有移民安心住下来、富起来,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赵久富挨家挨户走访,解决移民们在新的环境下遇到的各种问题。
60 岁的张秀贤腿部有残疾,一直一个人住,想找点事做,可没有单位接收。考虑到张秀贤的特殊情况,赵久富和
村干部商量后决定,今后社区有保洁、绿化之类的小工程,优先让张秀贤做。“感谢赵书记,这样我的生活就不愁了。”张秀贤感动地说。
村里的路灯维护、环境卫生等公共事业开支,需要自筹资金。为了解决新区的公共经费,赵久富四处想办法,最终团风一家钢构厂的老板深受感动,主动赞助 30 万元解决难题。
搬到黄湖新区,年轻人可以在黄冈、武汉等城市打工。令赵久富着急的是,上了年纪的移民怎么办?为此,在赵久富四处奔走呼吁下,一家农业公司准备投入十几个亿,在黄湖新区建成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园,集水稻、龙虾养殖、果蔬采摘、花卉、旅游等为一体,可以解决许多移民的就业问题。“这里生活过得更好了,感谢赵书记。”当初拒不搬迁的张义宝而今笑得合不拢嘴,赵久富帮助他的两个儿子在团风做工程,日子过得比在余咀村红火得多。
5 年过去了,赵久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当初的诺言,余咀村外迁到黄湖新区的 876 户移民无一返乡,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对黄湖新区的发展,我充满信心。”赵久富说,自己在一天岗,就要尽一份责,会一直带领移民们在新家生活下去。
篇五: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
中国的廉政人物 时间2005-1-5 0:00:00 来源 阅读次数 5192004 年不寻常。牛玉儒、任长霞、梁雨润、张建国„„一个个普通而响亮的名字在神州大地传诵着也在大江南北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感动的热潮。他们那震撼人心的动人事迹 贯穿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扬着党内正气和民族精神。
牛玉儒
燃烧自己 照亮大家
一个富于激情的干部,就像一部发动机,既能带动一班人,还能感动更多的人。一个好干部就像一颗小太阳燃烧自己温暖别人照亮大家。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牛玉儒在任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的 493 天是这样的以前在别的岗位上也是这样的。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鲜明时代特征。他的逝世成为了呼和浩特市的倾城之痛。
心声
●我希望能和百姓保持亲近、亲密的关系而不是做一个高高在上的领导。
●群众既然找上门 千万不能冷了他们的心。
●为官一任 就要为老百姓多办些实事好事。
任长霞
立警为公 执法为民
这是个一年工作 4600 个小时的女局长,以自己的忠诚、 才干和辉煌业绩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十大女杰、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 20 多项荣誉称号。任长霞以自己的毕生心血忠实地履行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神圣职责。她在民间亦是一个传奇人物八旬乡间老妇讲述着收兔毛女人的故事那是任长霞为打探黑帮消息的乔装打扮鸣冤告状的群众记得她边接案子边掉眼泪的场景„„
心声
●在我这儿没有金钱能打通的关节只有公正的法律。
●对待发现的线索我们必须去查即便有牺牲的危险也义无反顾。
马祖光
淡泊名利 甘为人梯
“两弹一星”元勋老科学家王大珩曾为他写下这样的题词“高山仰止祖国以光”。他高贵以宽容应对每一次挫折他温和精心维护君子风范他坚忍百折不挠他豁达穷且弥坚他正直视学术操守重于自己的生命。他一生创立了三个成就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他不注重个人名利甘为人梯提拔后人培养出一批批能够独当一面的专家带出了一支支过硬的队伍。这就是马祖光中国当代高级知识分子的楷模。
心声
●共产党员在贡献上是要区别于普通人的要处处走在前面在利益前面更不能伸手。
●严谨是做学问最起码的态度可不能在知识界里当奸商啊
●做学问也好做事情也好首先一定要做一个高尚的人顾大局让荣誉要具有无私、无畏的精神。
梁雨润
“百姓书记”“五部曲”
“官可以不做老百姓的事情不能不管”梁雨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基层做纪委书记短短五年时间里 就组织查处了无数起群众上访案件尤其是处理了一批关系老百姓生活疾苦的陈年积案而备受人们称赞赢得了诸如“梁青天”、 “梁包公”这样的称呼。
他用清廉书写了一个百姓爱看的“官”字。
当地群众和纪检干部总结出他解决群众问题的“五部曲”“流泪听状子承诺定日子调查进村子 说服耐性子 处理快步子。
”
心声
●假如他是我的父母姐妹假如他是我的姑舅伯姨假如他是我的亲戚朋友我该怎样对待。
●老百姓的事必须“小题大做”。
张建国
群众的主心骨
当死神在你面前突然降临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迎着死神冲上去把生的希望带给群众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重庆市开县正坝镇纪委书记张建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了这样的回答。在川东北气矿“12·23”特大井喷事故中他舍生忘死
和同志们一起保护了 1300 多名群众的安全。他用铁一般的意志书写了一曲纪检监察干部忠于党的事业、忠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颂歌。
心声
●三喜村最危险让我去
●与毒魔毫不退让的争夺中———绝不能丢下一个群众
●死神的威胁下———你先走 我还能坚持
周国知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周国知先后担任过乡武装部部长、乡长、 计生办主任、民政助理等职岗位不同但为民之心不改。他常年是手持一只手电筒穿一双“解放”鞋背一个竹背篓走村串户了解特困户、残疾人、受灾户、孤寡老人及优抚对象的困难需求。年仅 42 岁的土家汉子周国知积劳成疾走完了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出殡路上人们在自家那眼看就能收获的包谷林里砍出一条大道路滑的地方人们自发地手挽着手、肩并着肩搭成人墙为周国知灵柩的前行铺路„„
心声
●我手里的每分钱都是群众的救命钱用出去之前我都得想一想这钱该不该花对不对得住老百姓。
●共产党人的功德碑应该建在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宁愿在家坐着死不愿多花国家一分钱住一天医院要 170 元能解决好几户困难家庭的困难啊
曹发贵
一心为民好村官
在火热的夏季曹发贵一个普通而响亮的名字在江淮大地传诵。他在担任村支书的 10 年里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也没有可以载入史册的功绩却以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繁难、琐碎的工作用为村民们所办的一件又一件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村支书不平凡的人生。曹发贵遇害到安葬的七天时间里自发地到他家守灵的群众每晚多达二三百人。而他下葬的 5 月 21 日正是农村的午收大忙时节可是那一天黄坝村的田间地头却看不到一个人。人们自费租用了 70 多辆车赶往 15 公里外的殡仪馆 为的是见曹发贵最后一面。
心声
●遇事多吃亏 多想别人少想自己才能让人服气。
●村子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村风好不好关键在领导。
岳林涛
用生命书写忠诚
危急时刻 他率先跃入急流排除险情生死关头他舍己抢救战友以身殉职。年仅 36 岁的湖北省安陆市木梓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岳林涛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对党的无比忠诚、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在短暂的人生中他恪守“为民、务实、清廉”的信条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公而忘私、一心为民。
心声
●平常时候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这才是共产党员的本色。
●当干部就要心系百姓为民解忧。
●要当好纪委书记清正廉洁是前提。
郭峰赵德尊
离休未敢忘忧国
曾任黑龙江省委书记的离休老干部赵德尊近日写的一封建议信成为这个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习的“教材”。在这封信中 赵德尊建议在党内大力倡导原辽宁省委书记郭峰同志住院期间拒收礼品的“六不”做法。他说“现在‘贿风’硬吹更要伸张正气压倒邪气要让共产主义事业的伟大光辉在党内照耀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在全国唱响”
“六不”的主要内容如下 1不送不收慰问金2不送不收保健品3不送不收有关涉及保健的用品、用具4不送不收大盆鲜花5不送不收熟食6不送不收贵重、进口水果。
不仅仅是感动
耿志刚
2004 年真是不平常的一年。这一年牛玉儒、任长霞、梁雨润、张建国„„一个个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好干部的名字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中国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人们为他们的一件件感人事迹所动情一次次从中品尝感动的滋味。
牛玉儒在呼和浩特工作期间经常自己“打的”或步行到街上和农贸市场调研 帮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任长霞在登封工作的三年多“局长接待日”从没间断过。对群众来访反映的问题哪怕是一点小事她都要查个水落石出并把处理结果及时告
诉群众„„他们想到的只是为人民群众多做点事 把人民群众需要的事情办得更好些。那种前呼后拥、荣华风光的事情与他们不沾边。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谦虚谨慎工作务实不愿作秀。
今天我们为牛玉儒、任长霞所感动不只为他们的离去而惋惜我们感动的是他们的高尚情操是他们对人民群众的爱对社会的贡献。在感动的同时要想一想群众为何对他们有那么深的感情为什么会对他们的离去那样不舍我们又如何像他们那样去工作、去拼搏去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只有这样我们的眼泪才没有白流我们的心才没有白白震撼才没有白白感动一回。
因敬佩而产生感动但仅有感动是不够的。任长霞、 牛玉儒感动了中国 感动了人民 人民群众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党的形象。他们走了今后的事情要由我们来做他们没有完成的工作要由我们去完成新时期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要由我们去树立。只有这样我们的感动才会更有意义。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2005 年 1 月 2 日
篇六: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
廉洁人物事迹现代廉洁人物事迹
为官清正廉洁或许有人会想,在当前环境下,一个领导干部为什么可以做到点滴自律,两袖清风?从焦裕禄到杨善洲,从孔繁森到任长霞,如果追寻一种精神的谱系,就能发现,刘金国的纯洁,正源于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在革命岁月,这是“我们信仰的主义, , “砍 乃是宇宙的真理” 是头不要紧, ; 这是 只要主义真” 在建设时期,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是“如果痛苦换来的是结识真理、坚持真理, 就应自觉地欣然承受” ;而改革年代,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是“心中只有?公?,人民才能?安?”。一代代共产党人,把理想信念熔铸在血脉之中,标注下思想的纯洁、目标的纯净、行为的纯粹。的确,我们不再面临腥风血雨的考验、生死存亡的抉择,然而,如果不能秉持“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理想,只是纯粹的“技术官员”,恐怕难以在高强度的工作中始终保持精力旺盛、毫无怨言;如果不能保持“共产党人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任何特殊利益” 的信念,甘当简单的“谋生干部”,恐怕也难以抵御各种潜规则、坏风气的侵蚀和污染。
更重要的是,理想信念是一种具有决定性的核心价值。我们要承认,在多元的利益格局中,党员干部的个人利益需要尊重和保证;在开放的执政条件下,党员干部的能力水平也还有提高空间;甚至,党员干部也会有性格的短板、思维的缺陷、行为的弱点。正因此,也只有在理想信念这一“绝对要求”的校准之下,才能在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做好选择题,在能力要求和水平不足之间做好填空题,也才能做好性格、思维、行为等各方面的改错题,最终在纯洁性的考试上交出一
份高分答卷。有人认为, 是 坚定理想信
念不过是喊口号, “穿靴戴帽” 的要求。这一看法,背离了对理想信念的“真知”。执政环境纷纭复杂,没有“主心骨”,如何能厘清历史的脉络?发展工作头绪繁多,没有“定盘星”,如何能把握时代的主线?也有人认为,理想信念抽象空洞,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命题。这一看法,背离了对理想信念的“真行”。在刘金国身上,理想信念表现为“贼有未曾经我缚,事无不可;对人言” 而对更多党员干部, 理想信念系于对岗位工作的尽职尽责、对人民群众的尽心尽力、对自身要求的尽善尽美。
只要 、 “真知” “真行”,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贯穿于每一次取舍抉择之中,促使共产党人保持最具体也最深刻的纯洁。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我们面临“世所罕见”的困难风险和矛盾问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执政党,保持纯洁性的要求同样越发紧迫。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尤须谨记***总书记的谆谆告诫:
“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 为什么一个副部级高官能感动中国?现在大家明白了, 刘金国不是不讲人情,也不是不谙世情,而是他把纯洁的党性,当做一生的坚守。一个人,一个有权力的人,一名共产党员,如果在一时、一事坚守党员的纯洁性,也许不是件难事。但要几年、几十年始终保持一尘不染,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敢说“事无不可对人言”,却是件难上加难的事。而 2014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就是这样一个人。
为官 30 多年来,刘金国的廉洁有口皆碑。多数人认为,这个领导太不近人情。
在刘金国的事迹报道中,有这样六个“从不”:一是“从不”接受宴请,谁叫也不去,谁也“请不
动”;二是“从不”接受任何礼品,哪怕是一瓶酒、一盒茶叶;三是下基层“从不”提前打招呼,吃饭除了在单位食堂,就是路边小店;四是“从不”买一件名牌衣服,更没有一件奢侈品;五是“从不”允许家属用自己的公车,哪怕是有病到医院或者雨天顺路;六是“从不”用公权办私事,刘金国亲手审批过近 20 万个“农转非”指标,可他自己的 38 个亲属,却无一跳出“农门”。他的妻子,直到退休前还是临时工。这么多年,刘金国坚守的信念没有变。他自己的日子却过得像个“苦行僧”。
1995 年,刘金国调任河北省公安厅副厅长,全部家当是半卡车旧家具和一台黑白电视机,甚至还有蜂窝煤、大白菜。厅里分给他一套住房,需要交 4.6 万元的集资款,可刘金国硬是拿不出这笔钱,最后只好从银行贷款。他现在身上穿的大衣是十年前买的,穿的裤子全是发的警服。但刘金国不觉得苦:“我是幸福的,应该给的党和人民都给了,没有任何理由再用手中权力去谋取任何个人私利, 永远不能做对不起百姓的事情。有人说我?装?,那我就?装?到死。咱们共产党人都?装到死?,不就成真的了吗?!”刘金国的“装到死”哲学清晰有力地表达了一位共产党员在面对外界质疑与诱惑时,如何坚守内心的道德操守。刘金国的这一番话引来了无数网友的深深共鸣。一位法制网网友说:“坚守道德与清廉,有时候必须忍受孤独与误解。向刘副部长致敬!”一位来自河北廊坊的中国警察网网友说:“?装?一天容易,难的是?装?一辈子。……我们需要更多这样?装到死?的干部!” 刘金国是一个高的标杆,我们学习刘金国固然要像他那样高标准地严格要求自己,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他那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精神。刘
金国那样的高标准即使做不到,最起码我们也要为自己设定做人为官的基本原则:“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一辈子坚守住这一底线。守住底线并不容易。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没有坚定的信念,人们有时在不知不觉中就逾越了底
线。有的人入党前严格要求,入党后对自己逐步放松,忘却了入党誓言,先是突破政治底线随波逐流,继而经不住诱惑突破法纪底线,最后被无止境的欲望左右突破道德底线和做人的起码准则,堕入罪恶的深渊。因此,底线是一个分水岭,一旦突破,人生的坐标就会偏离方向,没有了理想信念,只剩下行尸走肉的贪欲、为人唾弃的无耻。所以,底线是不能触碰的“高压线”,是不能闯的“红灯”!坚守底线,我们要向刘金国那样戒贪欲,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出于公心,做得清清白白、干干净净。任何人底线的垮塌,都是从贪欲开始,无论贪恋权势、贪恋美色,还是贪恋金钱,一旦有所贪求,最终不可避免地要用做人的原则、用手中的公权来换取。贪心一起,欲壑难填,堕落难止。不贪,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不贪,是公平公正处事的前提;不贪,才能远离腐败堕落的诱惑。戒贪欲,方可以长公心、存大局、能奉献,才可能襟怀坦荡、无所畏惧、安定世间。坚守底线,我们就要向刘金国那样戒慎戒微,把每一件小事都当成对自己的考验,不留一点口子、一点缝隙。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贪欲的膨胀就是从小发展到大的,在每一件小事上都清白,在无数件小事的原则上不让步,不给自己找借口、寻退路,这样日积月累,就会形成强大的内心力量,面对生活工作,才能无忧无虑、幸福快乐;面对大事,才能举重若轻、胜似等闲,才能无所畏惧、勇于担当。戒除贪
欲,用忠诚、用信念守住底线;从每件小事做起,用法纪、用良心捍卫底线,才能让我们每一个人具有诚信和道德的力量,才能让我们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成为我们社会的“先进”与“楷模”。
现代廉洁人物事迹
罗应禄同志生前是长春市公安局南关区分局内保科副处级侦察员。1941 年出生于四川省忠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60 年参军,1961 年入党,1968 年转业到南关区公安分局。他二十五年如一日,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
的标准,忠实履行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秉公执法,清正廉洁,把满腔的热血无私地奉献给了人民的公安事业。他生前曾两次受到分局嘉奖,两次被市局评为优秀政工干部、6 次被市局评为先进工作者,一次荣立三等功,并被省公安厅授予全省优秀派出所指导员称号。
1993 年 2 月 15 日晚 8 时 45 分,年仅 52 岁的罗应禄同志,因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过早地离开了他为之倾注热血的公安事业,离开了他深深眷恋的战友们。罗应禄同志逝世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驻长各新闻单位相继报道了他平凡而感人的事迹,长春市公安局命名他为模范人民警察,公安部也追授他“二级英模”称号。
青山逶迤铸警魂,绿水不息寄哀思。罗应禄同志虽然走了,但他却为我们留下了闪光的足迹和深刻的人生启迪……
一、 恪尽职守、忠职尽责
罗应禄同志常说:“自己是个共产党员,无论在啥地方,都要像个党员的样子,扎扎实实,勤奋努力,创造一流的业绩”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部队服役期间,他曾连续七年被评为五好战士和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1968 年 4 月,罗应禄同志由部队转业来到南关区公安分局桃源路派出所。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每天吃住在所里,没白天、没黑夜地和同志们在一起摸爬滚打,几任所领导谁也说不清老罗八小时以外干了多少工作,都说:“老罗干工作没比的”。
为了做好工作,他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并且写下了几万字的心得笔记,在他珍藏的马列著作中划遍了圈圈点点,从中汲取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同时,他运用部队的政治工作经验,结合派出所的实际,努力探索公安思想
政治工作的新路子。摸索建立了派出所民警的《干部管理档案》,上面详细记载了每个同志的自然情况和家庭情况,以及各个时期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对搞好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南关分局曾宣传推广了他的做法。
老罗以火一样的热情认真做好民警的思想工作。他经常找同志们谈心,交流思想,交流感情。对有缺点毛病的同志,他及时帮助教育。当时所里有一名同志好喝大酒,不仅在家喝,就是工作时间也喝,有几次喝多了,影响很不好。老罗经常同他谈心,帮助他分析喝酒对身体的危害和对工作的影响。开始这位同志不以为然,后来老罗又进行家访,让他爱人帮助做工作。十几次谈心、家访,使这个同志很受感动。在工作中,为了帮助他改掉这个毛病,还坚持与他下委一起工作。后来,这位同志改掉了不良的习惯。他调离这个所后,还经常与老罗保持联系。当得知老罗病故的消息,赶到分局要和同志们去送葬,但车已经走了,就自己花钱打出租车赶到朝阳沟,以表达对罗应禄同志的感激之情。
作为派出所的领导,他带头搞好班子团结,配合所长工作。他所在的派出所所长换了好几茬,但每个新所长来接任时,他都详细向所长介绍所里和管区情况,工作配合得十分默契,从来没有红过脸。凡是搭过班子的,一提起他,都说他是个好同志。他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艰苦工作抢在前,危险时刻冲在前,为民警做出样子。在 1985 年 7 月的防汛期间,连续十几天阴雨连绵,伊通河水暴涨,水位离坝顶只有半尺。派出所承担伊通河拐弯处 120 多米险段的防护任务。老罗当时正发烧打吊瓶,他带病坚持工作,带领民警,奋战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他冒雨光着脚和同志们一起在堤坝上。有一天下午,突然,河堤边上一家房子的山墙被水泡倒了,屋里的鞋和盆子都漂了起来。老罗见状,带领同志们趟着齐腰深的水冲向危房,往返几次,迅速搬出屋里的东西。最后,一个 18、9 岁的傻孩子说啥也不肯离开,老罗上前背起他就往外走,当他们跨出口没多远时,只听“轰”
的一声房子坍塌了。88 年 9 月的一天,派出所接到报案:9 委 97 组一居民家窗户被撬,有两个盗窃分子正在作案。他带领同志们赶到现场,一名案犯被抓获,而另一名犯罪分子挣脱后逃跑,老罗只身向逃跑的歹徒追去,在一个胡同里将案犯抓获,受到分局嘉奖。
89 年 7 月,为了加强分局收审所工作,组织上把他调去当教导员。当时,收审所的工作任务很重,一方面收审所正在搞基建,另一方面又要带好新组建的民警队伍,还要搞好看押人犯和审查工作。他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对工作尽职尽责,以所为家,经常十几天不回家。
对民警队伍,他抓的紧,管的严。当时所里有一名同志工作责任心不强,纪律散漫,老罗耐心做其思想工作,使他很快安下心来,积极工作,破获了发生在锦州市的两起特大杀人案,荣立三等功。老罗还和同志们一起,起早贪黑搞基建,使收审所初具规模,变成了花园式的文明所。每当谈及这些,人们都说,这里有老罗的一份功劳。
此间,经医生诊断,发现老罗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为照顾他的身体,91 年初,组织上将他从收审所调到内保科当外勤民警。岗位变了,地位变了,但老罗的作风没有变。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家住二道区东盛路,离单位有十几里路,每天都提前半小时上班,打水、擦地,为同志们服务。
在业务工作上,他虚心好学,很快掌握了管内 18 家内保单位的情况。他认真抓基础工作,使所管单位普遍建立了 15 种簿册,走上了规范化管理轨道。每次下单位,他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对治安防范设施存在的漏洞和隐患,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并同保卫干部一起研究改进办法,能马上改进的,他就和同志们一起动手干,从不指手划脚。哪个单位发生了案件,他不仅及时赶赴现场,还认真破案。
92 年 7 月的一天,市玻璃仪器厂被盗价值上千元的电焊把线,直接影响了生产,厂长和工人们都非常着急。老罗经过调查了解,得知案犯在外流窜,有时在本市胜利公园长廊过夜。他带领保卫干部一起去蹲坑,同志们知道他身体不好,劝他不要去,但老罗执意不肯。夏夜的天气闷热,蚊虫叮咬。老罗一动不动地蹲在树丛中,守候到半夜 11 点多,同志们见他浑身哆嗦,要送他去医院,他就是不去,硬支持着从兜里掏出药片,没有水就硬往下咽。就这样,老罗忍着疼痛,一直坚持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多钟,终于抓住了案犯,起回了赃物。为单位挽回了损失,解决了工厂的燃眉之急。
92 年 8 月,在侦破一个盗公团伙案件时,正赶上这个单位的车外出了。保卫科的同志考虑老罗的身体不好,准备为老罗打出租车去办案。可老罗说啥也没让,他带着年轻的保卫干部骑着自行车去查线索。他们先后到郊区三道乡、二道区杨家店、八里堡等地,一天骑车近百里。当老罗查清情况回来,从自行...
推荐访问: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 事迹 中国十大 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