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主题团课观后感优选4篇

时间:2024-09-18 14:50:08 来源:网友投稿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主题团课观后感优选4篇

党课讲稿:牢记“三个务必”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各级领导干部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和国家所处历史方位、面临形势任务、党情国情发展变化进行的深刻分析论断,体现了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深邃思考。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思想的力量激扬奋进的力量,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责任担当。是奋进新征程管党治党的高度警醒和战略自觉,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发出的新号召。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主题团课观后感优选的文章4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主题团课观后感优选篇1

  今年10月16日是第43个世界粮食日,谈起粮食,就会想起袁隆平院士,因其一生躬耕田间换得稻香丰年,才有如今的“一稻济世,万家粮足”。国家领导人曾高度肯定袁隆平同志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同志学习。青年干部应接过袁老手中的“稻谷”,汲取深藏“禾下”的不灭意志,涵养实干创新的作风,在平凡的岗位奉献青春力量,谱写时代华章。

  接过袁老手中心系苍生的“致富稻”,树立“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志。在1959年到1961年期间,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我国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那时许多中国人吃不上饭,就吃野菜、树皮、树叶充饥,有的甚至因为饥饿倒在路边和田埂边,这些景象袁隆平院士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他决心要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他想起自己儿时种下“让人人都有饭吃”的理想,放弃“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毅然坚持学农。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是袁隆平院士的初心,也是他毕生的理想追求。为了这样一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想,他用尽一生坚守和践行,在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一呆就是十八年。面对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等头衔,面对国外高薪就业机会,他并没有“炒作”自己,而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攻水稻田”。踏上新征程,青年干部要汲取袁老身上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深入基层、求真务实,敢于吃苦、敢想敢谋,主动到民生一线去、到发展一线去,多站在群众角度看问题、想原因、明诉求,牢牢把握群众的“喜怒哀乐”,把矛盾困难反映上来、经验建议提炼出来、方式方法总结出来,在接续奋斗躬身为民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接过袁老手中挺膺担当的“高产稻”,树立“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强国之志。袁隆平院士一生犹如闪耀星火,写满了与水稻相关的注脚,照亮着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1961年,在茫茫稻海之中,袁隆平院士与“天然杂交稻”第一次相遇,由此开始了人工杂交水稻的研究。1966年,袁隆平在《科学通报》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面对失败和质疑,他没有轻言放弃,而是直面挫折、勇于担当,他始终坚信世界上必有一粒种子,可以战胜饥饿。那时他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人民需要之中,在太阳底下晒、在泥田中踩,无数次梦见稻穗下乘凉的美好景色,心中始终坚定的是“实现水稻高产”的宏伟目标和“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伟大追求。终于,经过几千余次反复探索实验,在1970年,袁隆平团队在海南发现了一株野生的雄花败育株“野败”,打开了杂交水稻研发突破口。青年干部要学习袁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脚踏实地干事,勤勤恳恳为民,把对祖国的热爱融入血脉、化作行动,把每一滴奋斗的汗水、每一步奋进的足迹都留在这方爱得深沉的土地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接过袁老手中矢志奋斗的“成长稻”,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青春之志。“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他和助手们几十年如一日地驻守在稻田里,在茫茫稻田中日复一日重复着一场又一场试验。1973年,袁隆平院士在安江农校这片试验田里,成功育成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之后,杂交水稻育种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超级杂交水稻,超级稻从单产700公斤、800公斤、1000公斤到1149公斤,再到1500……袁隆平院士带领着他的团队不断探索、突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次又一次奇迹,真正做到了勇攀杂交水稻的高峰。现如今,袁隆平团队始终坚持并践行着“不唯书,不唯上,不四唯,只唯实,团结协作,勇攀高峰”,在农业赛道上不断刷新着新的世界纪录,不断给人类社会贡献出一代代“超级杂交水稻”的创新成果。青年干部要抱着干出一番事业的决心,把基层当作成长进步的“根据地”,把心思沉下来、身子扎进去,增强工作能力和实干才能,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平凡业绩,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主题团课观后感优选篇2

  芒种刚过,正值水稻拔节生长之时,沃野上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仓廪实,天下安。一直以来高度关注粮食安全问题。进一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走稳“三步好棋”,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的强大动力,能够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

  走巧“大局棋”统筹谋划,有“合力苦干”的凝聚力。“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从来都是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粮安天下,农稳社稷,在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从政治的高度讲粮食安全、抓粮食生产,要求我们务必学深悟透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论述,提高政治领悟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提高政治执行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工作不是曲高和寡的“个人独奏”,而应当是党群一心、众志成城的“群演合奏”。在无数成功案例中,“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只有合力攻坚、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才能无往不胜。在乡村振兴工作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怀揣一颗真心、带着一片真情,用真心真情感化群众、用实际行动带动群众,增强凝聚力,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走好“创新棋”科技发展,有“善干巧干”的新能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现阶段正在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激活广大农村地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工作不能按“老样子”办,需要紧跟时代发展形势,跟上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现实需要。伟大的育种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一位一心一意让大家远离饥饿的耕耘者,正因为他的创新思想以及在科研育种上的深知灼见,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农业创新者。在技术创新上,要依托作为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起到战斗堡垒作用的基层党组织,用活“线下+线上”互通的方式,用好远程遥控、移动大数据、互联网平台等服务载体。在粮食生产实践中,要将就近服务与远程服务相结合,让农民对农业农村具体问题有直观认识,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发展,为处理农业问题带来便捷。

  走好“民生棋”坚定信念,有“真抓实干”的保障力。“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粮食安全工作需要聚焦民生实事。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和强化党员的先锋意识,增强党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主动亮出身份,主动认领任务,以实际行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为民服务。以奋斗姿态为民谋幸福,为人民群众办好实事。在实践中,推动乡村振兴的民生实事项目清单,把民生事一件件办好。面对新时代考卷,党员干部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才能更好接地气通民心,重实干聚民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增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心怀“国之大者”,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坚决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主题团课观后感优选篇3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土能生万物,地可出黄金。”耕地事关十几亿人的吃饭大事,让耕地“稳”而“实”、“新”而“旺”,是必须答好的时代卷,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当“麦田守望者”,用心筑牢“耕地安全”之基,以万象“耕”新之势,真正点亮乡村“丰景图”。

  盘资源让“撂荒地”耕新,绘出“旧绢可点新妆颜”的丰景图。“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近世界20%的人口”,这是我们面对的客观现状,总体看来,我国耕地资源仍是总量高、人均面积少、破碎程度高等特点,若耕地“红线”被动摇、被逾越,自然是“根基不稳、地动山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然会看到耕地浪费、撂荒地杂草丛生、无人管理等现象,这无疑是与大计方针“背道而驰”的行径。广大党员干部当自觉担起“保土”之责,深刻明白若抱持“地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不仅会受到问责执纪的压力,更会丢失“基础盘”优势让地区走入发展困境,所以我们既要用心盘点当地耕地资源,以魄力决心推动“撂荒地”耕新推进,更要让有限耕地发挥最大效益,在多措并举中不断“变废为宝”,真正绘出“旧绢可点新妆颜”的丰景图。

  提质量让“高标准”耕新,绘出“沃土流金稻谷黄”的丰景图。“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耕地红线“退无可退”,在有限资源中释放无限可能,方是“解题答卷”的要点和难点所在。聚焦现实难题,从“非农化”“非粮化”的变相开发,到土壤酸化、盐渍化、板结、农药化肥污染等问题交织,从量到质的改变“势在必行”。广大党员干部当带头转变、争做“农田专家”,在提质量中促“高标准农田”耕新向好发展,主动围绕耕地质量开展好“修复”工作,积极组织专家团队下基层、搞调研、出方案,更要引导广大农民合理使用药剂化肥等,以“绿色种植”“绿色养殖”为主,促农业“循环发展”擦亮品质名片,让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种植效益提升“双向奔赴”,真正绘出“沃土流金稻谷黄”的丰景图。

  立招牌让“示范区”耕新,绘出“满眼生机转化钧”的丰景图。从“水养茭白”的示范村,到“菌草技术”铺就致富路子的山林地带,从油菜花“小火车”跑出的网红旅游线,到“荷塘月色”绘就的富春山居图,从沙地红薯交织而起的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线,到高原土豆映红的幸福生活,越来越多的农业“示范区”出现在大地之上,不仅丰富了农村画卷的色彩,更立了一块块“金招牌”,让我们看到了致富路上的无限可能。广大党员干部当深度结合耕地保护、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在盘活存量、优化质量、把控变量、提升增量中,让一方热土为地区发展注入澎湃动能,真正引进更多好项目、好想法,让美丽田园长出“致富果”、铺就“幸福路”,让泥土的芬芳沁润出好日子的香甜,不断绘出“满眼生机转化钧”的丰景图。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主题团课观后感优选篇4

  “大国粮仓”,靠得住吗?粮食够不够,打开粮仓让老百姓看一看就清楚。应对大战大考,中国粮食库存充足,手中有粮,老百姓心中不慌,这“大国粮仓”里装着的正是满满的大国底气与自信。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中国完全有信心、有底气、有条件和能力应对一切风险挑战,解决好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粮食安全度高基于为民造福的好政策措施。

  中国粮食安全度高,一组数据一目了然。4月10日,商务部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三大主粮粮食自给率高,储备、库存充裕。据统计,2010年至2018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连续九年保持在400公斤/人以上,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64亿吨,比2018年增加0.9%,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16连丰”,除此以外,我国粮食进口只占国内消费量的2%左右。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粮食实现自给,粮食产量也不断创新高,应对全球疫情,中国老百姓的“米袋子”充足有保障。粮食政策好,老百姓种粮积极性才高,我国粮食安全度之所以高,离不开粮食生产领域的好政策支持,聚焦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落实落地,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把中国人的饭碗儿紧紧端在了自己手中。

  粮食储备充足源于持之以恒的拓荒人精神。

  此前,对于疫情有可能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袁隆平表示,“中国完全有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的能力,不会出现‘粮荒’,希望大家不要担心”。作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直在为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忙碌着,他说,他将在“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事业中引领粮食产业的进步,继续为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这就是稻田里的拓荒者精神。他一生研究杂交水稻致力于为农民增产粮食、为人民吃饱饭,并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持之以恒,最终实现了把杂交水稻的种子播撒到神州大地上的愿望,这个拓荒老人,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以及世界粮食供给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带领着神州大地上千千万万农民积极种粮,用杂交水稻高产、更高产、超高产的现实给出了“中国人能养活自己”的坚定答案,正是有了许许多多这样鞠躬尽瘁把爱国付诸于行动的中华儿女,国家粮仓才得以丰盈。

  粮食供应稳定需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绷紧安全弦。

  未雨绸缪方能防患于未然,尽管现阶段中国暂无粮食安全风险,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应对挑战,要保证粮食供应持续稳定,还需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牢牢绷紧确保粮食安全这根弦不放松。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一个大国,要牢牢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中,任何时候任何环节都不能疏忽懈怠。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器,立足自身方能安天下、稳民心。重视农业、夯实农业是第一要事,要继续稳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长期有效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动产业转型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疫情当前,需扎实有序、稳步推进粮食企业复工复产,根据实际需求逐步调整粮食生产结构。要通过引导大众合理消费,防止出现粮食价格大起大落,让粮食市场规范有序、公开透明。要通过不断优化粮食储备品种,创新粮食执法监管,确保“大国粮仓”储备质量好、不愁用。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大国粮仓”才能持续靠得住!

推荐访问:团课 优选 观后感 粮食安全观的心得感悟 粮食安全之基 粮食安全知乎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粮食安全之我见 粮食安全观念 粮食安全与否 粮食安全怎么理解 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安全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

版权所有:千映范文网 2014-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千映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千映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40012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