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走好新的赶考之路10篇

时间:2024-04-04 09:50:45 来源:网友投稿

党课讲稿:走好新的赶考之路10篇

党委书记2023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2023年以来,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xx党代会、xx全会、xx全会等重要精神,进一步强化了理论武装、筑牢了思想基础、锤炼了党性修养、提升了实践能力。在深入开展交心谈心,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我从六个方面逐项检视问题。现将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党课讲稿: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文章10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党课讲稿: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篇1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活力所在,是党赢得百年胜利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还是我们继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重要法宝。

  一、深刻领会守正创新精神实质

  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重要特征。在对德国古典哲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英国政治经济学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提出剩余价值学说,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指明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可以顺应时势,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推动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进而划时代提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出现”的科学论断。马克思对以往理论的继承、批判和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的光辉典范。从此,人类对新社会的追求不再是美好的幻想,而是可以付诸实践的客观规律。俄国十月革命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结合当时社会实际,将“无产阶级革命多国胜利”的理论发展为“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首先取得胜利”的实践创新,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也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在革命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又一光辉典范。守正创新,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其永葆生机活力的奥秘之所在。

  守正创新是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守正创新、开拓进取的历史。党自成立之日起,靠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奋力进取,才走出“山沟沟”,走向全国执政,乃至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中国革命发展道路,在“城市革命暴动”的失败教训中,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开创了中国革命新纪元。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纲领,并立足当时社会现状,提出“一化三改”过渡路线,开创了对资本私有制和平改造的先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面对着“前无古人”的崇高事业,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又“找不到现成答案”,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动摇,又反对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提倡大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重大飞跃。进入新时代,面对“四大考验”“四大风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又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科学回答“世界之问、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建设时期,每一次重大成就的取得,都始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始终离不开中国的具体实际。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地中国化时代化,才能成为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守正创新,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经验。

  守正创新是中华民族的鲜明禀赋。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中华民族是富有守正创新精神的伟大民族。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中,蕴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从愚公移山到四通八达高铁,从大禹治水到南水北调工程,从四大发明到“两弹一星”“神舟十五”成功发射等等,都是全体中华儿女守正创新、敢破敢立的生动践行,这种伟大的守正创新精神,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血脉,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因,造就了世界上唯一延续5000多年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源泉,我们依靠守正创新改变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命运,实现了大国崛起,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二、牢牢把握守正创新精神的实践探索

  **,是习近平总书记度过“一生中最好的年华”的地方。17年间,他秉持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开启了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创造性的生动实践,以“开拓、创新、奋斗”引领**跨越发展,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和理论成果。

  锲而不舍的开拓进取精神。开拓进取是发展的根本要求。在*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科学谋划,为城市发展拉开时空框架。在时间维度上,他亲自指导编制《**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对**未来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布局重点等进行了科学规划,为东南沿海“后排就座”的**擘画了城市发展蓝图。在空间维度上,大力推动*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建设,前瞻性地提出“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城市发展思路和“海上**”总体构想,并带领干部群众开展了一系列“向海进军”的创新实践。比如,推动远洋捕捞,应对近海渔业枯竭;支持民间资本投入造船业,破解资金瓶颈;鼓励开展科研创新,助力人工养殖业等,有效拓展了城市和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时光奔流不息,开拓永无止境。从承载“**梦”的“3820”战略工程,到开启“中国梦”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东进南下,沿江向海”战略布局,到扬帆奋楫“一带一路”新航程,党的领导人秉承一以贯之的开拓进取精神,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共同书写赶考路上的新答卷。

  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意识。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工作期间,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大力推进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比如,面对当时国有企业步履维艰的境况,他冲破思想和体制的重重阻力,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总公司“试水”股份制改革,吹响了**乃至全省国企改革的“冲锋号”,引领一批诸如**丝绸印染厂、**轧钢厂、**硫酸厂等本土企业,通过重组、混改、兼并等方式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潜力,成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又如,他将政府职能转变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马上就办”理念,以建立外经“一栋楼”为抓手,实施一系列简政放权改革创新举措,有效破解了审批环节多、手续繁、效率低等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改革创新的足迹遍布*山*水,他亲自总结“**经验”领航县域经济发展;探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森林生态补偿机制为保护生态、农民增收注入活力;开展“城市文脉”保护、内河污染综合整治,为群众创造了和谐宜居环境等,对**、**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历程中的实践典范。

  永不褪色的为民奋斗情怀。让百姓受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开拓创新的价值旨归。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开展现场办公,大规模解决船民搬迁上岸问题,仅历时10个月就让104户长期居住在水上“连家船”和岸上“竹架棚”的群众乔迁新居;启动了当时规模最大、安置民众最多的苍霞棚户区改造项目,彻底改变了3441户近万名群众“灯下黑”的蜗居状况,昔日“纸禙**城”旧貌换新颜。在*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把扶贫工作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提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扶贫新理念,亲自推动“科特派”“造福工程”、山海协作、对口扶贫等创新举措和具体实践,创造了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从**扶贫样板到全国脱贫攻坚“奇迹”,他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理念,开辟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扶贫之路。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从一个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到一个泱泱大国的最高领导人,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未改变。

  三、正确把握守正创新精神的时代要求

  准确把握守正创新精神的深刻内涵。历史和实践证明,无论是浴血奋战的革命岁月,还是锐意进取的改革年代,守正创新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各个精神坐标,指引我们不断跨越一个个“娄山关”、一道道“腊子口”。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纪疫情加速百年变局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在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永葆“赶考”的清醒。守正创新是不断推进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由之路。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守正中保持航向,在创新中寻求突破。我们不仅要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也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增强历史主动。

  建立“敢创新”的体制机制。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无人区”要闯,需要更多敢于开拓、勇于创新的干部,才能把改革不断引向深入。然而,有创新就有风险,这就需要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树立和强化为创新者容、为担当者容、为实干者容的鲜明导向,为更多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创新的好干部服下“定心丸”。同时,要厘清“无心之失”与“有心之过”的界限,明晰“容什么错、谁来容错、结果如何运用”等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妥善把握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容纠并举等原则,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对该容的大胆容错,不该容的坚决不容,坚决避免“容错”变成“错容”。此外,还要将敢于创新的干部纳入组织重点培养视野,把平时考察与任前考察结合起来,及时发现和掌握一批敢创新、会创新的干部,在学习培训、交流轮岗、考核表彰等方面倾斜,不断提振创新型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提升“会创新”的能力水平。首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让广大党员干部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学思践悟中增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提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确保创新过程既尊重实践、尊重规律,又勇于变革、永不僵化。其次,要立足实际、深入调研。大力弘扬“四下基层”“四个万家”优良作风,让广大干部在躬身践行中学会调查研究、善于了解实际、精于把握规律,在工作一线上拓展工作视野、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创新能力,确保新举措新决策符合客观情况、符合人民期待。最后,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创新既要“心至”更要“身入”,敢于辩证否定自我原有认识,历经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重新形成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坚决克服“改革怕出乱子、创新怕丢帽子”思想,以大胆求索、敢闯敢试的精神状态投身基层一线,在实践和认识的反复过程中,积极领悟、积累经验,更加全面和深刻地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营造“想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国家才有光明前景,社会才能充满活力。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旗帜鲜明地选用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干部,激励广大干部对标一流干、甩开膀子干,形成大众竞相创业、万众竞相创新、干部竞相创先的火热局面。除了要用好考核“指挥棒”,还要为干部干事创业、开拓创新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建立干部多途径、多环境、多岗位挂职锻炼、交流等长效机制,有计划地推进机关干部到基层一线“补课”,促进基层干部跨部门到党委、政府等机关轮岗锻炼,让敢创新、想创新的干部在深化改革一线、服务民生一线、乡村振兴一线、急难险重一线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增本领,激发创新潜能,历练创新能力。同时,要大力宣传适应新时代的创新理念,培养积极向上的创新价值观,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创新人物、创新事迹、创新成果,激发干部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敢创新、会创新、想创新的干部更有光荣感、成就感,真真正正让“守正创新”引领时代潮流。

  同志们,新时代新征程,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坚持守正创新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求,才能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大势,牢牢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在走好新的赶考路上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课讲稿: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篇2

  

  历史主动是指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在尊重历史规律、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基础上体现出来的洞察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气质和实践品格。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能科学分析和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始终掌握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新的征程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对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一、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体现了党顺应历史规律和时代大势的进步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研究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积极顺应历史规律和大势,在投身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提出了种种救国方案和实现中国富强的理想,但是最后都没有结束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学习并领悟马克思主义,在其指引下,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抗日战争时期,为了顺应反对法西斯主义这一大势,中国共产党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牵制、打击日军,取得巨大成绩,在新中国的曙光喷薄而出之际,中国共产党顺应大势、团结各方,开启了协商建国、共创伟业的新纪元;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党对世界大势作出了科学判断,清醒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正确判断时代大势和国际形势,统筹“两个大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我们党之所以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与时代同行。

  二、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体现了党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自觉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

  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审议通过了三个历史决议,虽然这三个历史决议产生的时代背景、所要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但是都正确总结了历史经验,在重大历史关头统一了全党思想,加强了全党团结,激励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1945年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总结了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结论;深刻分析了“左”倾错误在政治、军事、组织、思想方面的表现和严重危害,统一了全党思想认识,为中共七大的召开,在思想层面作了充分准备。1981年通过的第二个历史决议,即《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该决议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分清了是非,纠正了“左”右两方面的错误观点,统一了全党思想,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2021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系统总结了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创造的伟大成就,聚焦于新时代这个重点,对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作了高度概括总结,凝练了带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作用的十条历史经验,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深刻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三个历史决议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政治自觉,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赢得主动。

  三、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才能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一)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必须坚定历史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接近,党清醒地认识到此时所面临的风险考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才能够拥有强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使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在不同历史时期取得了伟大成就,这些成就为新时代坚定历史自信提供了更为深厚的实践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物质条件和制度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经济总量腾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伟大跨越;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且成功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实现了伟大飞跃。一百多年来,党在奋斗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使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更加自信。但是,在坚定历史自信的同时,也要有清醒的历史认知,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绝不能在欢呼声中丧失了革命热情和斗志,要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

  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要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作为,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气概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我们党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我们面临着一系列风险挑战,同样也拥有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挑战和机遇面前,我们必须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牢牢把握斗争主动权,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此外,盲目的斗争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要注重策略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新的征程,我们要主动把握斗争的新的历史特点,充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斗争中把握历史主动,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三)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必须坚持理论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其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力量,带领全国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并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积极主动推进理论创新,成功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为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成功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宝库。理论源于实践,又用来指导实践,这一最新理论成果正在逐步运用到实践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当前,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风险考验越来越复杂,党要赢得历史主动、赢得未来,必须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用新的理论成果指导新的伟大实践,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牢牢掌握历史主动。

  上一条: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情况汇报范文

党课讲稿: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篇3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活力所在,是党赢得百年胜利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还是我们继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重要法宝。

  一、深刻领会守正创新精神实质

  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重要特征。在对德国古典哲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英国政治经济学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提出剩余价值学说,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指明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可以顺应时势,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推动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进而划时代提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出现”的科学论断。马克思对以往理论的继承、批判和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的光辉典范。从此,人类对新社会的追求不再是美好的幻想,而是可以付诸实践的客观规律。俄国十月革命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结合当时社会实际,将“无产阶级革命多国胜利”的理论发展为“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首先取得胜利”的实践创新,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也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在革命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又一光辉典范。守正创新,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其永葆生机活力的奥秘之所在。

  守正创新是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守正创新、开拓进取的历史。党自成立之日起,靠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奋力进取,才走出“山沟沟”,走向全国执政,乃至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中国革命发展道路,在“城市革命暴动”的失败教训中,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开创了中国革命新纪元。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纲领,并立足当时社会现状,提出“一化三改”过渡路线,开创了对资本私有制和平改造的先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面对着“前无古人”的崇高事业,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又“找不到现成答案”,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动摇,又反对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提倡大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重大飞跃。进入新时代,面对“四大考验”“四大风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又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科学回答“世界之问、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建设时期,每一次重大成就的取得,都始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始终离不开中国的具体实际。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地中国化时代化,才能成为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守正创新,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经验。

  守正创新是中华民族的鲜明禀赋。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中华民族是富有守正创新精神的伟大民族。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中,蕴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从愚公移山到四通八达高铁,从大禹治水到南水北调工程,从四大发明到“两弹一星”“神舟十五”成功发射等等,都是全体中华儿女守正创新、敢破敢立的生动践行,这种伟大的守正创新精神,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血脉,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因,造就了世界上唯一延续5000多年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源泉,我们依靠守正创新改变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命运,实现了大国崛起,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二、牢牢把握守正创新精神的实践探索

  **,是习近平总书记度过“一生中最好的年华”的地方。17年间,他秉持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开启了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创造性的生动实践,以“开拓、创新、奋斗”引领**跨越发展,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和理论成果。

  锲而不舍的开拓进取精神。开拓进取是发展的根本要求。在*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科学谋划,为城市发展拉开时空框架。在时间维度上,他亲自指导编制《**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对**未来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布局重点等进行了科学规划,为东南沿海“后排就座”的**擘画了城市发展蓝图。在空间维度上,大力推动*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建设,前瞻性地提出“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城市发展思路和“海上**”总体构想,并带领干部群众开展了一系列“向海进军”的创新实践。比如,推动远洋捕捞,应对近海渔业枯竭;支持民间资本投入造船业,破解资金瓶颈;鼓励开展科研创新,助力人工养殖业等,有效拓展了城市和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时光奔流不息,开拓永无止境。从承载“**梦”的“3820”战略工程,到开启“中国梦”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东进南下,沿江向海”战略布局,到扬帆奋楫“一带一路”新航程,党的领导人秉承一以贯之的开拓进取精神,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共同书写赶考路上的新答卷。

  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意识。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工作期间,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大力推进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比如,面对当时国有企业步履维艰的境况,他冲破思想和体制的重重阻力,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总公司“试水”股份制改革,吹响了**乃至全省国企改革的“冲锋号”,引领一批诸如**丝绸印染厂、**轧钢厂、**硫酸厂等本土企业,通过重组、混改、兼并等方式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潜力,成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又如,他将政府职能转变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马上就办”理念,以建立外经“一栋楼”为抓手,实施一系列简政放权改革创新举措,有效破解了审批环节多、手续繁、效率低等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改革创新的足迹遍布*山*水,他亲自总结“**经验”领航县域经济发展;探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森林生态补偿机制为保护生态、农民增收注入活力;开展“城市文脉”保护、内河污染综合整治,为群众创造了和谐宜居环境等,对**、**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历程中的实践典范。

  永不褪色的为民奋斗情怀。让百姓受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开拓创新的价值旨归。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开展现场办公,大规模解决船民搬迁上岸问题,仅历时10个月就让104户长期居住在水上“连家船”和岸上“竹架棚”的群众乔迁新居;启动了当时规模最大、安置民众最多的苍霞棚户区改造项目,彻底改变了3441户近万名群众“灯下黑”的蜗居状况,昔日“纸禙**城”旧貌换新颜。在*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把扶贫工作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提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扶贫新理念,亲自推动“科特派”“造福工程”、山海协作、对口扶贫等创新举措和具体实践,创造了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从**扶贫样板到全国脱贫攻坚“奇迹”,他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理念,开辟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扶贫之路。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从一个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到一个泱泱大国的最高领导人,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未改变。

  三、正确把握守正创新精神的时代要求

  准确把握守正创新精神的深刻内涵。历史和实践证明,无论是浴血奋战的革命岁月,还是锐意进取的改革年代,守正创新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各个精神坐标,指引我们不断跨越一个个“娄山关”、一道道“腊子口”。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纪疫情加速百年变局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在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永葆“赶考”的清醒。守正创新是不断推进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由之路。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守正中保持航向,在创新中寻求突破。我们不仅要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也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增强历史主动。

  建立“敢创新”的体制机制。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无人区”要闯,需要更多敢于开拓、勇于创新的干部,才能把改革不断引向深入。然而,有创新就有风险,这就需要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树立和强化为创新者容、为担当者容、为实干者容的鲜明导向,为更多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创新的好干部服下“定心丸”。同时,要厘清“无心之失”与“有心之过”的界限,明晰“容什么错、谁来容错、结果如何运用”等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妥善把握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容纠并举等原则,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对该容的大胆容错,不该容的坚决不容,坚决避免“容错”变成“错容”。此外,还要将敢于创新的干部纳入组织重点培养视野,把平时考察与任前考察结合起来,及时发现和掌握一批敢创新、会创新的干部,在学习培训、交流轮岗、考核表彰等方面倾斜,不断提振创新型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提升“会创新”的能力水平。首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让广大党员干部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学思践悟中增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提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确保创新过程既尊重实践、尊重规律,又勇于变革、永不僵化。其次,要立足实际、深入调研。大力弘扬“四下基层”“四个万家”优良作风,让广大干部在躬身践行中学会调查研究、善于了解实际、精于把握规律,在工作一线上拓展工作视野、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创新能力,确保新举措新决策符合客观情况、符合人民期待。最后,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创新既要“心至”更要“身入”,敢于辩证否定自我原有认识,历经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重新形成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坚决克服“改革怕出乱子、创新怕丢帽子”思想,以大胆求索、敢闯敢试的精神状态投身基层一线,在实践和认识的反复过程中,积极领悟、积累经验,更加全面和深刻地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营造“想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国家才有光明前景,社会才能充满活力。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旗帜鲜明地选用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干部,激励广大干部对标一流干、甩开膀子干,形成大众竞相创业、万众竞相创新、干部竞相创先的火热局面。除了要用好考核“指挥棒”,还要为干部干事创业、开拓创新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建立干部多途径、多环境、多岗位挂职锻炼、交流等长效机制,有计划地推进机关干部到基层一线“补课”,促进基层干部跨部门到党委、政府等机关轮岗锻炼,让敢创新、想创新的干部在深化改革一线、服务民生一线、乡村振兴一线、急难险重一线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增本领,激发创新潜能,历练创新能力。同时,要大力宣传适应新时代的创新理念,培养积极向上的创新价值观,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创新人物、创新事迹、创新成果,激发干部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敢创新、会创新、想创新的干部更有光荣感、成就感,真真正正让“守正创新”引领时代潮流。

  同志们,新时代新征程,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坚持守正创新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求,才能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大势,牢牢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在走好新的赶考路上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课讲稿: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篇4

  提前考虑煤炭价格、极端天气等因素,建立保供报告协商机制,组织召开大客户座谈会,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力量,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专题党课讲稿,希望大家喜欢。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根据上级和公司党委部署,我积极参加公司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专题读书班、现场参观学习结合个人自学,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习近平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内容,围绕“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力量,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为主题,将个人学习心得体会简要分享:

  一、汲取精神营养,坚定历史自信

  百年征程,彰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力量,凝结着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的英勇奋斗。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深刻感悟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_精神,深刻认识到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党在重大时刻凝聚共识、果断抉择的关键,是党团结统一、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作为党的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带头坚定历史自信,始终对党忠诚。

  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深刻感悟伟大_精神的崇高品格,深刻感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转化为履职尽责、做好工作的实际行动。带头践行宗旨,竭诚服务人民。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对XX的需求。

  带头要勇于担当,开创事业新局。推动能源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决策部署“勇争先干精彩做标兵”,不断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带头要严守纪律,永葆先进本色。严格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落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确保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坚持党建引领提质登高,担当实干奋勇争先

  一年来,我和班子成员一道,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政治担当,团结带领党员干部将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紧密结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秉持XXXX理念,扎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努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劲动力,服务大局彰显央企担当。不讲条件、不畏艰难,23小时完成24公里河道照明线路架设,党员干部职工轮流上阵值班值守,携手保卫黄河安澜,“二上”央媒“六上”省媒,获得XX主要领导“讲政治、顾大局、重民生”的批示表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客户服务优质体验,“获得XXX”指标全市第一。

  安全生产局面持续稳定。首次利用实景地图,可视化精准定位辖区内XXX通道隐患XX处,实现所有隐患可控在控。建成XXX示范区,在2021年县域及产业单位XXX技能竞赛中,包揽团体一等奖,个人一、三等奖。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克服审批改革窗口期困难,一举完成4项XXX办理工作,获得市公司建设部来信感谢。注重配网工程标准化管理,大力培育优质工程,获得省公司第四季度“流动红旗”,实现省“百佳工程”三连创。

  三、巩固学习教育成果,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之以恒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引导全党坚定历史自信,让初心使命在内心深处真正扎根,把忠诚于党和人民落到行动上,继续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党和人民事业赤诚奉献,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考出考成绩。”总部党组书记XXX同志要求公司上下要大力弘扬伟大_精神,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工作部署,忠诚实干、奋勇争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要持之以恒提高政治能力,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持续加强政治学习、党史学习学习,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弘扬伟大_精神,牢记初心使命,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筑牢信仰之基、砥砺奋进之志、坚定为民之心。传承发扬“国企姓党”的政治基因,始终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坚毅前行,切实把各项工作放在发展大局中来考虑、来谋划、来推进。

  二是要持之以恒强化理论武装,围绕学懂弄通做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注重发挥党建“四个作用”,把加强党的领导和提升公司管理水平统一起来,推动党建引领作用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健全权责透明、协同高效的公司管理机制。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及时跟进宣传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平凡岗位无私奉献的先进党员、职工,充分发挥焦裕禄共产党员服务队和党员突击队作用,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牢牢守住“两个不出事”。打造具有XX特色的“党建+安全文化”示范集群,做实党员示范岗、党员安全责任区,严格考核激励,巩固强化基层党员、党支部落实“四个管住”的主体责任。

  三是要持之以恒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XX需求,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深化拓展“XX服务就找我,我为家乡做贡献”活动,组织各层级、各专业、各阶段客户大走访,班子带头,党员干部、所有专业共同参与,真正做到与公司15万客户逐一“见到面,交交心”。对标系统内先进单位,进一步压缩XX时限,力争实现“获得XXX”指标全市第一。助力“双碳”目标,服务政府屋顶光伏示范县创建。提前考虑煤炭价格、极端天气等因素,建立保供报告协商机制,组织召开大客户座谈会,开展敏感重要客户再走访,不断提升服务满意度。

  四是要持之以恒发扬奋斗精神,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坚持精益求精、规范管控,持续积聚稳健经营良好态势。建立政企协同常态机制,加快XXX前期手续办理进度,推动XXX项目2022年开工。按照“部门联动、靶向问题、有序储备、动态调整”的原则,根据“4个专业项目负面清单”和“两个台账”,做实做细项目储备,科学安排建设时序,提升配网管理水平。

  五是要持之以恒坚持旗帜领航,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深入实施“旗帜领航·提质登高”行动计划和“旗帜领航·组织登高”工程,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上级党代会精神,将学习全会精神和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深化党建工作量化计划管理,优化党建考评办法和内容,开展“三会一课”业务培训、记录检查评比、现场观摩,着力打造X个示范党支部,力推省公司先进党支部。围绕中心工作,做实“党建+项目化”,指导引领基层党支部将党建工作与日常业务有机结合,以党建“第一责任”保障发展“第一要务”。

  发言完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党课讲稿: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篇5

  同志们: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三个务必”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勇毅前行的行动指南,是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根本政治要求。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三个务必”,着力提升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传承优良作风、增强斗争本领,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答卷。

  一、“三个务必”提出的现实背景

  “三个务必”是党中央结合中国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已奔赴新的赶考之路、中国共产党大党独有难题长期存在等现实背景提出的,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一)中国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国共产党提出“三个务必”,首先是要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摆在复兴之路上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世界之变,中国共产党人要想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必须认真思索如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针对这一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拓展为“三个务必”,回答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应以怎样的理想信念、工作作风和本领能力去应对世界之变所带来的风险挑战,从而能够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中顺利推进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二)中国共产党已奔赴新的赶考之路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三个务必”的提出是为了指导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的实际行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党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进驻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由此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驰而不息“赶考”的奋斗征途。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了党的百年奋斗所取得的突破性成就、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实现的世所瞩目的伟大飞跃,对“进京赶考”的成绩作出了高度肯定,他认为“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并指出党又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新的赶考之路”。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时代又向中国共产党人布置了新的任务、设计了新的“考卷”,而这一新的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人想要继续考出好成绩,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就必须时刻保持历史清醒和历史自觉。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向全党提出了新的告诫,要求全党同志牢记“三个务必”、践行“三个务必”,继续向时代和人民答出优异的答卷。

  (三)中国共产党大党独有难题长期存在

  实践是理论之源。“三个务必”是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中提出的,适应了中国共产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巩固长期执政地位的需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党员队伍持续发展壮大,截至2022年底,已拥有9804.1万名党员和506.5万个基层党组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大党独有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虽然通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解决了党内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两个“长期存在”说明了在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等“大党独特难题”仍将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挑战,因此“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正是基于对“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出了“三个务必”的政治动员,号召全体党员继续以“赶考”的姿态应对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重大考验,努力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的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二、“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的历史性升华

  “两个务必”为“三个务必”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让中国共产党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保持历史清醒;“三个务必”又是结合新时代新特点所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实现了对“两个务必”的历史性升华。

  (一)“三个务必”继承了“两个务必”的精髓要义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体现了我们党对优良传统的坚持与赓续。一方面,“三个务必”继承了“两个务必”的核心要旨。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面对全国胜利在即的局势,毛泽东郑重地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是特殊历史背景下提出的重大论断,是毛泽东对夺取全国政权后我们党应当以怎样的工作作风经受住执政考验的冷静思考。2022年10月,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将这一优良作风概括为“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将其纳入到“三个务必”之中。可见,跨越了70余年的奋斗征程,“两个务必”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形势中彰显出巨大的现实价值。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强调“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正是为了督促全党同志以谦虚谨慎的积极心态、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攻克伟大复兴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另一方面,“三个务必”继承了“两个务必”所蕴含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主动的革命精神。从“两个务必”的丰富内涵来看,其不仅强调了工作作风问题,同时展现出了强烈的历史清醒。这种历史清醒表现为:对待即将到来的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保持头脑冷静、对待“进京赶考”保持忧患意识和主动的革命精神。历史雄辩地证明,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强烈的历史清醒和历史主动不断开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才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从而成就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认识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保持历史清醒的重要性,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向全党同志发出“三个务必”的政治动员,其目的是鼓励全党同志在自觉践行“三个务必”的前提下继续完成好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和任务。

  (二)“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的历史性升华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实现了党的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从内容上看,“两个务必”的核心要义被概括为一点并置于“三个务必”的内容体系之中,同时又结合新时代以来的具体实践提出了两个新的点,由此构成了明显区别于“两个务必”的“三个务必”。第一,提出“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完整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将这一新的提法作为大会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022年10月,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创造性地将“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纳入到“三个务必”之中,告诫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勇毅前行。第二,提出“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人民的事业走过了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发展历程,为了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新时代十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都确证了“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这一重要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强调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因此,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全体党员同志必须要锤炼出依靠顽强斗争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能力,将“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纳入“三个务必”之中。概言之,“三个务必”统筹全局、着眼长远,分别强调了中国共产党人要有为人民和民族而奋斗的理想信念,要有传承和赓续优良作风的光荣传统,要有迎接风险和挑战的斗争本领,大大拓展了“两个务必”对全体党员提出的要求和期盼,从而实现了对“两个务必”的历史性升华。

  三、牢记“三个务必”的价值意蕴

  “三个务必”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承载着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政治要求。

  (一)有利于锤炼党员政治品格和提升党员斗争本领

  在微观层面,牢记“三个务必”是锤炼党员政治品格和提升党员斗争本领的现实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所提出的“三个务必”是直接针对全党同志发出的新告诫,是对每一个党员的思想和行动提出的新要求。百年大党意气风发地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需要凝聚全体党员的力量,共同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三个务必”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使命的责任担当,牢记“三个务必”,有利于锤炼党员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三个务必”是在正确党史观和大历史观的指导下提出的,是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和历史清醒的集中体现,是全体党员继续保持优良作风推进各项工作的政治要求,牢记“三个务必”,有利于指引党员同志尤其是党员干部以一种强烈的历史清醒履职尽责、积极作为。“三个务必”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它告诫全体党员要保持矢志奋斗的韧劲、要保持“骄兵必败”的警醒、要保持顽强斗争的意识。

  (二)有利于锻造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在中观层面,牢记“三个务必”是锻造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必要手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第二个百年征程的“考卷”能否获得优异成绩,取决于我们党能否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能否始终发挥坚强领导核心的作用。“三个务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推进“两个结合”所取得的理论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同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相衔接,有利于指引中国共产党更好地解决我国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三个务必”是党中央结合新的形势发出的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意志的政治动员,对于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的团结统一具有重要作用。“三个务必”从理想信念、工作作风和本领能力等三个维度对全党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利于党在坚持自我革命、自我净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勇毅前行的坚强领导核心,从而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

  (三)有利于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行稳致远

  在宏观层面,牢记“三个务必”是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行稳致远的精神指引。理论服务于实践,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依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所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目的是为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三个务必”是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接关键时期的“清醒剂”,激励全党在胜利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消极思想,而是要毫不懈怠地投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实践中去,务必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的答卷。“三个务必”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指南针”,它把工作目标、工作作风、工作策略联结成一个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用以回答中国共产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了什么”“为什么能”“怎么干”等问题,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方向。“三个务必”是新的赶考之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的“稳定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反复证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每一次的胜利都得益于艰苦的奋斗和持之以恒的努力。牢记“三个务必”为中国共产党人战胜风险挑战甚至是惊涛骇浪筑牢思想之基,使中国共产党人在充分的思想准备下为稳步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持续向好而不断奋进。

  四、践行“三个务必”的实践要求

  践行“三个务必”是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根本政治要求。全党同志尤其是作为“关键少数”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在贯彻落实“三个务必”精神上作出表率。

  (一)坚持学思结合,准确把握“三个务必”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知是行之始。践行“三个务必”,首先要在学习和思考上下真功夫、细功夫、实功夫,着力提升思想认识,为“三个务必”精神落实落地奠定基础。作为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全党同志必须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准确把握有关“三个务必”的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一是要深入理解“是什么”层面的基本问题,如“三个务必”的基本内涵、“三个务必”的内在逻辑关系、“两个务必”与“三个务必”的区别与联系等,充分了解这些问题才能明确践行“三个务必”的正确方向。二是要准确把握“三个务必”的生成逻辑,“三个务必”重要思想不是无本之源、无根之木,必须深刻剖析“三个务必”提出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等,搞清楚“三个务必”从何而来的问题,为理解其价值意蕴奠定思想基础。三是要深入思考“三个务必”的重大意义,坚持以大历史观作为观察工具,将“三个务必”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全局中去思考,深刻体会践行“三个务必”对全体党员、党的组织、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助于凝聚践行“三个务必”的思想共识。

  (二)坚持知行合一,自觉响应“三个务必”的思想号召和政治动员

  行是知之成。坚持知行合一,才能使“三个务必”精神在新的伟大奋斗征程中发挥重要现实价值。“三个务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新告诫、新要求,全党同志必须在学思结合的基础上,自觉响应“三个务必”的思想号召和政治动员。一是“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人民至上的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具体工作中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守住人民的心。二是“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始终传承优良作风,坚持在砥砺奋进新征程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态度,牢记“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继续以伟大奋斗谱写伟大事业新篇章。三是“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全党同志尤其是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发扬斗争精神,既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担当,又要有战风险、渡险滩、打硬仗的斗争能力,依靠顽强斗争全力克服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

  (三)坚持久久为功,增强践行“三个务必”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三个务必”不仅是针对党的二十大以后的五年提出的要求,更是针对继续走好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而发出的政治动员,需要全体党员驰而不息地践行“三个务必”。一是要着力提升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用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始终牢记、躬身践行“三个务必”,真正发挥“三个务必”对实际工作的积极指导作用。二是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三个务必”的理解,全体党员既要在经典文献、权威文件、学术著作等文本中深刻领悟“三个务必”精神,还应当回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建设实践中去思考如何贯彻落实“三个务必”,从而进一步优化具体工作。三是要克服践行“三个务必”的错误倾向,切忌出现背离党中央提出的新告诫、新要求的行为,必须在准确全面贯彻落实“三个务必”中强化使命担当,增强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始终按照党中央的最新精神履职尽责。概言之,践行“三个务必”不仅要在知和行上下功夫,更要着眼长远、久久为功,把牢记“三个务必”当作一项长期工作来抓,毫不懈怠地落实“三个务必”政治要求,以切实推动全党在新的征程上再创新辉煌。

  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当前,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全党同志必须始终牢记“三个务必”,以“三个务必”的清醒与自觉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党课讲稿: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篇6

 

  过去的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根据上级和公司党委部署,我积极参加公司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专题读书班、现场参观学习结合个人自学,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习近平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内容,围绕“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力量,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为主题,将个人学习心得体会简要分享:

  一、汲取精神营养,坚定历史自信

  百年征程,彰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力量,凝结着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的英勇奋斗。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深刻感悟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深刻认识到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党在重大时刻凝聚共识、果断抉择的关键,是党团结统一、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作为党的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带头坚定历史自信,始终对党忠诚。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深刻感悟伟大建党精神的崇高品格,深刻感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转化为履职尽责、做好工作的实际行动。带头践行宗旨,竭诚服务人民。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对XX的需求。带头要勇于担当,开创事业新局。推动能源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决策部署“勇争先干精彩做标兵”,不断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带头要严守纪律,永葆先进本色。严格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落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确保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坚持党建引领提质登高,担当实干奋勇争先

  一年来,我和班子成员一道,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政治担当,团结带领党员干部将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紧密结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秉持XXXX理念,扎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努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劲动力,服务大局彰显央企担当。不讲条件、不畏艰难,23小时完成24公里河道照明线路架设,党员干部职工轮流上阵值班值守,携手保卫黄河安澜,“二上”央媒“六上”省媒,获得XX主要领导“讲政治、顾大局、重民生”的批示表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客户服务优质体验,“获得XXX”指标全市第一。安全生产局面持续稳定。首次利用实景地图,可视化精准定位辖区内XXX通道隐患XX处,实现所有隐患可控在控。建成XXX示范区,在2021年县域及产业单位XXX技能竞赛中,包揽团体一等奖,个人一、三等奖。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克服审批改革窗口期困难,一举完成4项XXX办理工作,获得市公司建设部来信感谢。注重配网工程标准化管理,大力培育优质工程,获得省公司第四季度“流动红旗”,实现省“百佳工程”三连创。

  三、巩固学习教育成果,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之以恒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引导全党坚定历史自信,让初心使命在内心深处真正扎根,把忠诚于党和人民落到行动上,继续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党和人民事业赤诚奉献,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考出考成绩。”总部党组书记XXX同志要求公司上下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工作部署,忠诚实干、奋勇争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要持之以恒提高政治能力,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持续加强政治学习、党史学习学习,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初心使命,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筑牢信仰之基、砥砺奋进之志、坚定为民之心。传承发扬“国企姓党”的政治基因,始终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坚毅前行,切实把各项工作放在发展大局中来考虑、来谋划、来推进。

  二是要持之以恒强化理论武装,围绕学懂弄通做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注重发挥党建“四个作用”,把加强党的领导和提升公司管理水平统一起来,推动党建引领作用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健全权责透明、协同高效的公司管理机制。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及时跟进宣传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平凡岗位无私奉献的先进党员、职工,充分发挥焦裕禄共产党员服务队和党员突击队作用,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牢牢守住“两个不出事”。打造具有XX特色的“党建+安全文化”示范集群,做实党员示范岗、党员安全责任区,严格考核激励,巩固强化基层党员、党支部落实“四个管住”的主体责任。

  三是要持之以恒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XX需求,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深化拓展“XX服务就找我,我为家乡做贡献”活动,组织各层级、各专业、各阶段客户大走访,班子带头,党员干部、所有专业共同参与,真正做到与公司15万客户逐一“见到面,交交心”。对标系统内先进单位,进一步压缩XX时限,力争实现“获得XXX”指标全市第一。助力“双碳”目标,服务政府屋顶光伏示范县创建。提前考虑煤炭价格、极端天气等因素,建立保供报告协商机制,组织召开大客户座谈会,开展敏感重要客户再走访,不断提升服务满意度。

  四是要持之以恒发扬奋斗精神,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坚持精益求精、规范管控,持续积聚稳健经营良好态势。建立政企协同常态机制,加快XXX前期手续办理进度,推动XXX项目2022年开工。按照“部门联动、靶向问题、有序储备、动态调整”的原则,根据“4个专业项目负面清单”和“两个台账”,做实做细项目储备,科学安排建设时序,提升配网管理水平。

  五是要持之以恒坚持旗帜领航,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深入实施“旗帜领航·提质登高”行动计划和“旗帜领航·组织登高”工程,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上级党代会精神,将学习全会精神和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深化党建工作量化计划管理,优化党建考评办法和内容,开展“三会一课”业务培训、记录检查评比、现场观摩,着力打造X个示范党支部,力推省公司先进党支部。围绕中心工作,做实“党建+项目化”,指导引领基层党支部将党建工作与日常业务有机结合,以党建“第一责任”保障发展“第一要务”。

  发言完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党课讲稿: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篇7

  牢记“三个务必”,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应有之义。“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激励我们党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以人为本的本质属性。“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性的时代要求。“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诠释,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勇于斗争的鲜明品格。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凝心铸魂筑牢根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经受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彰显中国共产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清醒与自觉。牢记“三个务必”,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应有之义。“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激励我们党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以人为本的本质属性。“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性的时代要求。“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诠释,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勇于斗争的鲜明品格。

  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人民性

  不忘初心就是要不忘我们党从何而来,不忘人民,不忘党的宗旨,不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牢记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要走向何处,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牢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性。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一百年来,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贯彻执行党的根本宗旨,以人民利益为重为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党的初心和使命,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路遥而不坠其志,行远而不改初衷,登高而不忘俯低。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在实践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断实现中国人民的幸福、中华民族的复兴,同时也为世界人民作出贡献,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性。

  二、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永葆先进性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优良作风。谦虚谨慎就是要虚怀若谷、戒骄戒躁,居安思危,做好未雨绸缪。艰苦奋斗就是要勤俭节约、拼搏进取,抗腐拒变,以人民利益为重。“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就是要常思虚心之益、常念骄傲之害、常改自满之态,主动地进行自我批评、自我革命,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如今的巍巍巨轮,从建党初期50多名党员到如今9600多万名党员,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两个务必”升华到“三个务必”,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贯穿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全过程。1949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此后这一优良作风一直被我们党传承下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陆续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活动,在实践中贯彻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确保全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奋进新征程,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面临的历史性任务更加艰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路上依然存在许多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我们绝不能骄傲自满,止步不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全党必须以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全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时刻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四个定力”,克服“四个危险”,应对“四个考验”,以更加斗志昂扬的工作精神、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强劲有力的工作举措,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赓续前行、奋楫争先,在新的赶考之路中再续辉煌,在党的自身建设中永葆先进性。唯有如此,才能使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三、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永葆斗争性

  敢于斗争就是要敢于同一切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事情作斗争,善于斗争就是要善于在斗争中掌握策略方法。“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是要我们党坚定斗争意志、弘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在斗争中发展,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斗争性。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光荣伟大的斗争史,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艰苦斗争创造而来。改革开放新时期,为了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枷锁,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人逐渐破除了传统僵化的社会主义观念,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构建了“伟大斗争”的理论体系,创新发展了一系列有关“增强斗争本领”的理论观点。

  当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要开展的斗争更加艰巨,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要胜利实现伟大梦想,党员干部务必勇于斗争,增强斗争本领。一要加强理论学习。“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斗争观的理论,筑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增强斗争的底气;同时,还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如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的方法等,学习斗争的策略方法,讲究斗争艺术。二要投身实践锻炼。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断实践不断斗争中磨炼而来。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知行合一,勇于尝试勇于斗争,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积极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奋斗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当前,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全党同志必须始终牢记“三个务必”,以“三个务必”的清醒与自觉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党课讲稿: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篇8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这一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定的政治清醒、强烈的政治担当,对我们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三个务必”浓缩了百年历史经验,彰显了百年大党新时代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涵盖了党员干部必须遵循的宗旨、坚守的作风和发扬的精神,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担当、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是党员干部接续奋斗的“指路明灯”。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党员干部要从“三个务必”中,读懂理想、奋进、斗争的“精神密码”,以坚定信念、优良作风、斗争精神为“引擎”,推动中华民族巨轮驶向新征程。

  一、“三个务必”是新时代对“两个务必”思想的创新发展

  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中外历史得出的宝贵结论,也是总结党长期革命实践得出的宝贵结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执政党的地位,容易使党的干部产生官僚主义的习气,也容易产生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党中央对此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多次开展整风,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注重调查研究,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坚决反对各种贪图享乐和铺张浪费现象,坚决惩治各种腐化堕落违法违纪行为。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推动我国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基础上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指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向全党提出“三个务必”,充分彰显了在风云变幻时代背景下党永远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新要求,具有鲜明时代内涵和特征。从时代任务看,“两个务必”提出于新中国成立前夕,面临的根本任务是如何建设新中国;“三个务必”提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聚焦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从论断内容看,“两个务必”针对党在全国执政提出要求,是对“如何执政”作出深刻回答;“三个务必”则是针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如何长期执政”作出科学回应。从实践要求看,“两个务必”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如何继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实践遵循;“三个务必”是针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出的伟大号召和行动纲领。“三个务必”与“两个务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丰富拓展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内涵和时代意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务必”,言简意赅、字字珠玑,既强调“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与“船”的问题,体现了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凝结着理论精华,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新发展。

  二、“三个务必”是理论根基同一、内在联系贯通的有机整体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是党跨越70多年时空的对话,变的是数字,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遵循的宗旨、优良的作风,以及一脉相承的自觉和清醒。“两个务必”,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的传承,“三个务必”,则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使命任务,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新征程更新、更高标准的政治要求。

  首先,“三个务必”的理论根基同一。马克思主义是“三个务必”形成的理论基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是人民性这个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的深刻体现,是对中国发展与政党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指向着要永远将人民置于心中的最高位置。“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的内在要求,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治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时代要求,是坚持自我革命、提高执政能力的永恒课题。“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展现。

  其次,“三个务必”的整体辩证统一,是相辅相成、联系贯通的有机整体。“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目标,体现了党的宗旨,决定了“为什么”,是后两个务必的目标归宿。“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保障,体现了党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决定“为什么能”,是其他两个务必的必要条件。“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方法路径,决定“怎么干”,是另两个务必的实践行动。敢于斗争是鲜明品格,是一种精神状态,善于斗争是能力本领,是敢于斗争的实践要求,两者是历史规律性与自觉能动性的有机统一。

  三、牢记和践行“三个务必”,答好新时代“赶考之卷”

  从“两个务必”升华为“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所处历史方位、面临形势任务、党情发展变化进行深刻分析作出的重大论断,彰显了百年大党新时代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深刻体现了我们党牢牢把握时代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的历史自觉、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时刻准备经受重大考验的高度警醒。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牢记和践行“三个务必”,永葆赶考之姿,答好新的时代答卷。

  一要永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赶考情怀,答好初心卷。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从党的一大到XX,我们党百年奋斗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作为党的干部,我们要不断叩问初心、守护初心,不断坚守使命、担当使命,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矢志不渝、笃行不怠,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要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以更加坚定的历史自信践行党的初心使命,锚定赶考方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做忠于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坚决拥护者和坚定践行者。

  二要永葆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赶考清醒,答好作风卷。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风险与挑战的作风保证。中国共产党走的是前无古人的漫漫征途,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赶考之路”,时间的坐标不断向更远处延伸,我们面临的“考场”越来越大,“考题”越来越难,“考试”要求越来越高。居安思危是中国人传承数千年的深沉智慧,我们想要取得越好的成绩,越需要保持高度的历史清醒,越要谦虚谨慎;离目标越近,越要时刻警惕懈怠心态,越要发扬革命精神和奋斗精神。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保持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决不能骄傲自满、止步不前,更不能丢掉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要继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敏锐意识和定力意识,在新的征程上创造新的业绩。当前,正是年底收官的关键时期,组织税费收入、发票电子化改革等重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找准位置、定准目标,既立足本职岗位,又抓好协同配合,以严谨细致、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抓好落实,完成任务,实现目标。

  三要永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赶考精神,答好担当卷。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斗争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政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是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我们党依靠斗争赢得过去,也必将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前进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存在诸多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唯有斗争,才能破难题、解困境,在新的赶考路上一往无前。不管是老党员,还是青年党员,我们都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敢于斗争、勇于斗争的志气、骨气、底气;要增强斗争的本领,以理论武装淬炼过硬的政治素养,以实践锻炼锻造过硬的能力素质,以坚定的政治定力经受起各种重大斗争考验;要坚持底线思维,始终保持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砥砺前行,以自觉的斗争实践,开创工作新局面,把自己的党员身份亮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党课讲稿: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篇9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反复强调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并对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并将“坚持敢于斗争”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准确把握“坚持敢于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一、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斗争精神的新内涵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伟大”来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伟大梦想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这一梦想,不是一蹴而就、轻松可得的。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

  新时代党开展斗争的具体方向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结的“五个坚决”:

  一是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

  二是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

  三是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

  四是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

  五是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

  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对象范围将国际国内所需解决的各种矛盾和风险都囊括其中,包括国家治理事务的所有重要方面,既涉及政治问题,也涉及经济问题,还涉及社会问题。新时代的斗争是一种综合斗争,斗争内容、形式和策略更为多样。在管党治党方面,进行了反腐倡廉、扫黑除恶等斗争,提出“老虎苍蝇一起打”“全覆盖”“无禁区”“零容忍”“扎紧制度笼子”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针对扶贫的粗放性,提出了精准扶贫。在国际关系上,提出了“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的策略。

  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进入新时代,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新征程上,我国发展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上面临着国家统一关、中等收入关、科技自立自强关、绿色双碳关、共同富裕关等需要攻关克难的难关,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过程。

  二、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坚持敢于斗争的客观要求

  (一)坚持敢于斗争是无产阶级政党与生俱来的精神特质。马克思指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从轰轰烈烈的巴黎公社运动到俄国十月革命,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到如今的大国屹立,在每一次的斗争中都彰显着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以贯之的批判性、承袭性和创新性,都体现出无产阶级政党为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所具有宏大格局和英勇奋斗的斗争精神。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体现出的斗争精神的实质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与革命性为根本内核的精神系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指引下,带领全体人民在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过程中以足履实地的实践证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坚持敢于斗争是对世界斗争新形势的科学判断与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我国已进入新的历史方位、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与国际格局的变革进程叠加,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同样前所未有。中国共产党要想在“涉深水”“闯险滩”中获得突破,在防范化解“黑天鹅”“灰犀牛”等重大风险事件中取得成功,就要把握好新时期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充分认识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特点,总结运用党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宝贵经验,用“绝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气魄来诠释敢于斗争的风骨,做新时代的顺应者和引领者,在斗争中“使中华民族站得更稳、走得更远”。

  (三)坚持敢于斗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复兴的历程中,在危局困境中破茧重生,在革命战争中历经淬炼,在艰难困苦中净化灵魂,在奋发有为中继续前行,党用其一切苦难与重生证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战胜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的精神力量。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全体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行,在伟大斗争中历经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磨炼,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保驾护航。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员干部更要敢于斗争,通过伟大斗争提升抵御风险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在伟大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努力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三、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坚持敢于斗争的方法要领

  (一)要全面认识斗争特点和规律。新时代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深刻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时代要求,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一要清醒地认识到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新征程上,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解决的过程必然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二要深刻认识到斗争的过程从来都不会轻轻松松的。在革命战争年代,面对残酷的敌我斗争,“我先上”“跟我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标志。在和平发展时期,面对的生死考验少了,但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样需要直面矛盾风险,同样需要发扬斗争精神。只有对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有了深刻认识,才能在遇到问题时波澜不惊、淡然处之。

  (二)要深刻把握斗争原则和艺术。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会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然会碰到许多艰难险阻甚至是惊涛骇浪。我们必须弘扬斗争精神,站稳斗争立场,把握斗争方向,才能攻坚克难,最终赢得胜利。一要坚守原则。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尤其是对于危害我国根本制度、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利益、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等方面的风险挑战,作为党员干部要能够坚决做到关键时刻敢于站得出来、冲得上去。二要掌握艺术。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一切斗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善于准确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有序有效有情地推动问题解决。同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在斗争中争团结、在斗争中谋合作,在斗争中实现发展共赢。

  (三)要不断增强斗争历练和本领。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锻炼。一要加强理论武装。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更加坚定,斗争起来才更有方向、更有底气、更有力量。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同时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二要强化担当作为。基层是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矛盾聚焦的第一线、落实工作的最前沿,要主动去基层了解民情社意、解决问题矛盾、锤炼意志品质、积累经验才干,不断增强不怕困难、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斗争精神,决不能在困难面前绕道而行,在挫折面前畏缩不进;三要增强知识见识。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是共产党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我们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要主动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主动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基础性知识,认真汲取相关业务工作的新理念新知识,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才能不断提高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的能力和水平。

  有矛盾就会有斗争,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仅存在于所有事物和事物的所有方面,也存在于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只要我们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就能够战胜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不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党课讲稿: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篇10

  “全面从严治党,既要靠治标,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要靠治本,正心修身,涵养文化,守住为政之本”,到强调“以理想信念强基固本,以先进文化启智润心,以高尚道德砥砺品格”;从要求“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到明确“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廉洁文化建设的政治责任”,一系列举措和要求,彰显我们党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意志,体现我们党勇于进行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下面是明月秘书网小编为您推荐党课讲稿:全面从严治党是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必由之路。

  同志们:

  在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同志把党经受的重大考验形象地比作“进京赶考”,他说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句话振聋发聩。今天,“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重要论述,高度概括了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关键所在,为我们党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团结带领人民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提出了新要求,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一、跳出历史周期率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探索的历史性课题

  历史周期率指的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政权兴亡更替的现象。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是我们党一直探索的历史性课题。毛泽东同志曾对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作出深邃思考和科学探索。在回答黄炎培先生关于共产党如何摆脱“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问题时,毛泽东同志坚定地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让人民监督政府。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从执政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政治高度,清醒地估计和分析了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全党防止因为胜利而产生骄傲自满情绪,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党在执政以后,除了强调执政党要始终保持“两个务必”的“赶考”清醒以外,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即将建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和政体作了制度设计,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奠定了根本制度保证。

  2021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自我革命这一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强调党的自我革命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因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建设坚强有力的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民主新路和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百年来,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

  二、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我们党是一个有着9600多万名党员、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党,是一个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担当好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就必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就必须跳出历史周期率,而其中的关键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要深刻认识到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大也有大的难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同时大也有大的难处。把这么大的一个党管好很不容易,把这么大的一个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更不容易。”历史和现实都告诫我们,全党理想信念坚定,党就拥有无比强大的力量;全党理想信念淡薄,党就会成为乌合之众,风一吹就散。我们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负共产党人的伟大称号。

  要深刻认识到“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更严重的是戈尔巴乔夫修改宪法,取消了苏共的领导地位,使党完全丧失了组织力、领导力、凝聚力,结果导致苏共在顷刻间瓦解。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多年了,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但我们仍需居安思危,时刻警惕我们这个百年大党会不会变得老态龙钟、疾病缠身。

  要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政党是现代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政治现象,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存在政党,并在国家经济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其他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说,“有人说我们党要改改名称才好”,但“我们党的名称还是不要改。我们的名称,中国人民是喜欢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今天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就要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坚持不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三、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个战略方针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出科学回答。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两个“永远在路上”,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党对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是一个空洞口号,而是一个重大政治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求我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们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团结统一。

  坚持好落实好“三个务必”。全面从严治党,就要真刀真枪解决好党内存在的各类现实问题。新时代十年,我们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但我们仍须时刻保持正视问题的自觉、刀刃向内的勇气和高度清醒的自我革命精神。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同志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党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开启了建设新中国的历史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提出“三个务必”的重要论断,这是我们党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发出的新号召。“三个务必”体现了高度的政治清醒和忧患意识。新的赶考之路上,全党必须牢记“三个务必”,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着力解决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全面从严治党永葆党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总要求开宗明义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党的建设的目的和根本原则,明确“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一党的建设指导方针,提出了“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进一步明确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目标,构成了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机整体。党的二十大从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七个方面对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了战略部署。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坚定不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我们党一贯重视党内法规制度的作用。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也必须与时俱进。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仅是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完备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政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要严格遵守党章、执行党章,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要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要建立权力运行可查询、可追溯的反馈机制。要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实效。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切实增强政治自觉、强化政治担当,以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进一步健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荐访问:党课 讲稿 赶考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心得体会 走好赶考路 奋进新征程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人民日报 走好新时代赶考路书写新答卷 走好新的赶考路心得体会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论文 努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走好赶考之路心得 如何走好新征程的赶考之路

版权所有:千映范文网 2014-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千映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千映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40012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