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8篇
党员领导干部2023年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根据支部关于召开本次组织生活会要求,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思想根源,提出并落实整改措施。这次组织生活会既是自我剖析的深化,又是听取意见、批评,加深认识的极好机会。希望同志们多对我开展批评、帮助。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的文章8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篇1
去年以来,XX市围绕“引、育、用、留、服”人才工作链条,找准工作“小切口”,推进服务“大提质”,满足人才“大需求”,助推队伍“大发展”,全力创建全国中小城市一流人才生态。
一、坚持广开门路,匡助产才融合之“紧”。
针对人才政策与产业发展实际结合不紧的短板,修订完善XX市高层次人才分类标准,增设XX重点产业紧要稀缺F类人才,首次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本科学历选调生、特别优秀专科毕业生及全市重点产业紧要稀缺技能人才全部纳入其中,分9个产业门类制定符合全市“1+5”现代产业体系的人才认定标准,构建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人才环境。
二、坚持改革创新,支持人才引进之“活”。
聚焦产业链布局人才链,编制急需紧缺实用型人才目录,避免盲目式“抢人才”、撒网式“凑人才”。首设“虚拟账户”定向引才,对口目录内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只要毕业到XX就业,在读期间分别以每月5000元、8000元为标准的预发薪酬就可以一次性兑现。同时,对事业单位引进高端紧缺人才,专项事业编制不足时,采用“员额制管理”方式编外引进,采取“岗编分离”方式定向服务重点产业企业,有效促进人才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的合理流动。
三、坚持真情实意,展现尽心留才之“诚”。
坚持用待遇留人、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同向发力,在进一步提高对专科大学毕业生以上相对应层次各类人才补贴力度基础上,竭尽全力解决好“关键小事”,全过程解决人才供需对接、分类评定、补贴发放、金融支持、住房安居、子女入学等一系列服务事项,让人才真正安心“做好大事”。特别是首次推出同级财政以个税缴纳地方留成部分为依据5年内予以100%奖励的优惠政策,以地方财政“小切口”撬动高层次人才事业“大发展”。
四、坚持搭建平台,提供人才服务之“便”。
集成现有各类人才网站、公众号数据资源,搭建具有XX特色的“码上通办”人才服务综合平台。人才码申领,赋予人才个人专属且唯一识别的“人才码”,人才凭此码线上快捷办理人才补助兑现、开设虚拟账户等专属场景,线下可享受贵宾通道、绿色通道、酒店住宿等优惠服务。人才业务线上流转,建立各单位网络互联、联合办公的虚拟行政服务管理系统,人才办通过管理端即时跟踪督办各部门办理人才申请事项进度和成效,各单位按照政策兑现、奖励申请等工作流程线上批转。人才数据精准分析,按照年龄、职称、学历、籍贯、专业、职业等维度,根据不同人才标签分别建立不同数据库,为各类人才提供最新人才资讯以及校友、同行相关信息,也为市委、市政府开展人才工作决策提供结构分布、学历层次、创新资源等基础数据支撑。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篇2
去年以来,XX市围绕“引、育、用、留、服”人才工作链条,找准工作“小切口”,推进服务“大提质”,满足人才“大需求”,助推队伍“大发展”,全力创建全国中小城市一流人才生态。
一、坚持广开门路,匡助产才融合之“紧”。
针对人才政策与产业发展实际结合不紧的短板,修订完善XX市高层次人才分类标准,增设XX重点产业紧要稀缺F类人才,首次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本科学历选调生、特别优秀专科毕业生及全市重点产业紧要稀缺技能人才全部纳入其中,分9个产业门类制定符合全市“1+5”现代产业体系的人才认定标准,构建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人才环境。
二、坚持改革创新,支持人才引进之“活”。
聚焦产业链布局人才链,编制急需紧缺实用型人才目录,避免盲目式“抢人才”、撒网式“凑人才”。首设“虚拟账户”定向引才,对口目录内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只要毕业到XX就业,在读期间分别以每月5000元、8000元为标准的预发薪酬就可以一次性兑现。同时,对事业单位引进高端紧缺人才,专项事业编制不足时,采用“员额制管理”方式编外引进,采取“岗编分离”方式定向服务重点产业企业,有效促进人才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的合理流动。
三、坚持真情实意,展现尽心留才之“诚”。
坚持用待遇留人、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同向发力,在进一步提高对专科大学毕业生以上相对应层次各类人才补贴力度基础上,竭尽全力解决好“关键小事”,全过程解决人才供需对接、分类评定、补贴发放、金融支持、住房安居、子女入学等一系列服务事项,让人才真正安心“做好大事”。特别是首次推出同级财政以个税缴纳地方留成部分为依据5年内予以100%奖励的优惠政策,以地方财政“小切口”撬动高层次人才事业“大发展”。
四、坚持搭建平台,提供人才服务之“便”。
集成现有各类人才网站、公众号数据资源,搭建具有XX特色的“码上通办”人才服务综合平台。人才码申领,赋予人才个人专属且唯一识别的“人才码”,人才凭此码线上快捷办理人才补助兑现、开设虚拟账户等专属场景,线下可享受贵宾通道、绿色通道、酒店住宿等优惠服务。人才业务线上流转,建立各单位网络互联、联合办公的虚拟行政服务管理系统,人才办通过管理端即时跟踪督办各部门办理人才申请事项进度和成效,各单位按照政策兑现、奖励申请等工作流程线上批转。人才数据精准分析,按照年龄、职称、学历、籍贯、专业、职业等维度,根据不同人才标签分别建立不同数据库,为各类人才提供最新人才资讯以及校友、同行相关信息,也为市委、市政府开展人才工作决策提供结构分布、学历层次、创新资源等基础数据支撑。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篇3
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实施党员人才工程,我部通过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干部周一学习开展定期学习,加强机关党员干部对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工作方法的掌握,加强对年青党员、后备干部的使用和培养,积极鼓励党员干部参加学历晋升和资历考试,更新干部知识结构,开阔干部眼界,增强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类问题的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下面是明月秘书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才干部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去年以来,XX市围绕“引、育、用、留、服”人才工作链条,找准工作“小切口”,推进服务“大提质”,满足人才“大需求”,助推队伍“大发展”,全力创建全国中小城市一流人才生态。
一、坚持广开门路,匡助产才融合之“紧”。针对人才政策与产业发展实际结合不紧的短板,修订完善XX市高层次人才分类标准,增设XX重点产业紧要稀缺F类人才,首次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本科学历选调生、特别优秀专科毕业生及全市重点产业紧要稀缺技能人才全部纳入其中,分9个产业门类制定符合全市“1+5”现代产业体系的人才认定标准,构建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人才环境。
二、坚持改革创新,支持人才引进之“活”。聚焦产业链布局人才链,编制急需紧缺实用型人才目录,避免盲目式“抢人才”、撒网式“凑人才”。首设“虚拟账户”定向引才,对口目录内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只要毕业到XX就业,在读期间分别以每月5000元、8000元为标准的预发薪酬就可以一次性兑现。同时,对事业单位引进高端紧缺人才,专项事业编制不足时,采用“员额制管理”方式编外引进,采取“岗编分离”方式定向服务重点产业企业,有效促进人才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的合理流动。
三、坚持真情实意,展现尽心留才之“诚”。坚持用待遇留人、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同向发力,在进一步提高对专科大学毕业生以上相对应层次各类人才补贴力度基础上,竭尽全力解决好“关键小事”,全过程解决人才供需对接、分类评定、补贴发放、金融支持、住房安居、子女入学等一系列服务事项,让人才真正安心“做好大事”。特别是首次推出同级财政以个税缴纳地方留成部分为依据5年内予以100%奖励的优惠政策,以地方财政“小切口”撬动高层次人才事业“大发展”。
四、坚持搭建平台,提供人才服务之“便”。集成现有各类人才网站、公众号数据资源,搭建具有XX特色的“码上通办”人才服务综合平台。人才码申领,赋予人才个人专属且唯一识别的“人才码”,人才凭此码线上快捷办理人才补助兑现、开设虚拟账户等专属场景,线下可享受贵宾通道、绿色通道、酒店住宿等优惠服务。人才业务线上流转,建立各单位网络互联、联合办公的虚拟行政服务管理系统,人才办通过管理端即时跟踪督办各部门办理人才申请事项进度和成效,各单位按照政策兑现、奖励申请等工作流程线上批转。人才数据精准分析,按照年龄、职称、学历、籍贯、专业、职业等维度,根据不同人才标签分别建立不同数据库,为各类人才提供最新人才资讯以及校友、同行相关信息,也为市委、市政府开展人才工作决策提供结构分布、学历层次、创新资源等基础数据支撑。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篇4
近年来,**市**县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着力健全人才政策制度体系,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努力打造**中下游人才集聚新高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坚持党管人才,增强人才工作牵引力。
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印发《中共**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试行)》《中共**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试行)》《中共**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明确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62个成员单位的工作规则和主要职责。在全县28个乡镇(街道)成立以党委(党工委)书记和乡镇长(主任)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辖区内人才工作,下设乡村振兴人才工作站在党建办,由组织委员兼任站长,党建办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办公。明确全县529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乡村振兴人才工作联络员,村(社区)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及“一村一大”具体分工负责,着力打通服务人才的“最后一公里”。
二、深化产才融合,增强招才引智带动力。
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引才机制,改变传统引才方式,线上精准投放新时代产业人才需求、实行创新项目“揭榜挂帅”,线下把领军人才请到“家门口”。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组团观摩产业、对接企业,以产业集群“窗口式”推介,促进“双招双引”,着力引揽一批与产业契合度高的企业人才。依托贵州省人才博览会,引进各行业领域优秀人才42名,通过公务员公开招录引进青年人才64人,参与全市“千名英才·智汇**”招才引智,完成**县55个岗位的网上报名工作。
三、突出精准培育,增强本土人才竞争力。
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平台,坚持内外结合,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围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先后组织200名业务骨干分4批外出培训,选派21名优秀年轻干部赴**市**、**、**3镇跟岗学习。加快培育行业领域高层次人才队伍速度,命名***名师工作室等34个工作室为**县首批**先锋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积极搭建专家与企业协作联系平台,探索在民营企业建立科技特派员专家工作站用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调整23名成员充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员专家工作站。深入实施乡村育才聚才行动,先后选派89名党政人才到28个乡镇(街道)一线历练,助力乡村振兴。认真落实《**县五类人才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培育培训党政人才1739人次、农业农村人才3277人次、技能技术人才1342人次、经济金融人才350人次、社会事业人才494人次。
四、优化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凝聚力。
建立县乡村三级党组织联系专家人才制度,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联系服务2名以上专家人才,采取结对子、走访慰问、征求意见、面谈交流等方式,加强领导干部与专家人才思想联系和感情交流,做到政治上引领、思想上重视、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以“人才日”为契机,积极开展相关活动,由县委领导带队走访慰问优秀人才代表25人,组织44名专家人才在县人民医院开展免费健康体检。根据“优才卡”申报资格要求,累计为40名优秀人才申报制作县级“优才卡”,从户籍办理、医疗待遇、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多方面向优秀人才提供服务保障,解决优秀人才后顾之忧。坚决破除“四唯”导向,完成聘任备案专业技术高级职称294人,中级职称500余人,技师(二级)225人,确保有才者有位、实干者实惠。依托各类平台大力宣传人才政策、人才典型和人才工作,在各级媒体平台上发布人才工作宣传信息40余篇,进一步营造爱才、惜才、敬才的浓厚氛围。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篇5
过签订《党建联建共建协议》,充分整合辖区高校体育馆、图书馆等活动设施,面向辖区工作者、居民开放共享,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最新2022年全区人才工作经验交流发言材料,希望大家喜欢。
近年来,**区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建、注重实效”原则,立足科教组团优势,做好校地合作文章,活用“三轴”同向发力,汇聚人才强劲动能。
一、启动“机制轴”,畅通校地合作渠道
聚焦校地自身优势,建立高效合作机制,联线搭桥共建平台,凝聚校地发展合力。
一是建立沟通联系制度。
建立校地常态化互访机制,区、校领导定期开展交流互访。近年来,与**大学、**大学互访70余次,与**大学、**学院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基地,与**大学建立产才合作中心,深化推进校地人才培养合作。
二是搭建人才合作联盟。
与**大学、市农科所、**公司等15所高校、院所、企业成立人才合作联盟,通过联盟平台增强成员间项目合作。2021年,辖区**有限公司与**研究所开展的“金花茶康养食品”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万元。
三是推行阵地共享机制。
通过签订《党建联建共建协议》,充分整合辖区高校体育馆、图书馆等活动设施,面向辖区工作者、居民开放共享,发挥服务阵地效用最大化。近年来,我区利用辖区高校演播厅开展大型活动**场,参观学习博物馆等场所**次。
二、活用“引育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抓常态、求创新、铸品牌,在“引才”“谋才”“育才”上下功夫,储备、聚集优秀人才。
一是活用飞地“引才”。
依托**区驻深圳人才产业引进联络办公室,与深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交流合作,签约意向协议项目4个,引进外资企业1家;与**产业集团签订人才产业引进协议,聘用“人才产业顾问”4名;邀请**集团、**大学等企业、高校30余名高层次人才“会诊把脉”,帮助解决发展难题40余项。通过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录、直接面试和面向全国高校招聘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等方式,近年来共招录事业单位干部**人,为**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二是建立智库“谋才”。
整合辖区高校八桂学者、自治区特聘专家等人才资源,组建**区专家智库团队,量身定制咨询、决策清单。智库专家通过开展技术开发、攻关和服务,破解**风情小镇、**区大学生创业园轻资产运行等重大项目建设难题。区委区政府与市两新党工委联合举办文旅高峰论坛,为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献计献策。
三是凸显专业“育才”。
与**大学、**等高校共建项目孵化基地,选拔**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名农艺专家作为科技特派员到贫困村、专业合作社开展科技帮扶,邀请**大学等5所高校**名专家学者开展种养知识培训,培训农户达**万人次,帮助**余名贫困户顺利脱贫。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近年来共培训**余人次,大大提升人才素质。
三、创新“科技轴”,促进产才融合发展
着眼产业长远发展,深挖人才潜力,创新合作载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才融合发展。
一是创新“人才+企业”孵化模式。
连续举办四届创业大赛,通过提供创业奖励基金、免收办公场所租金等8个方面政策扶持,培育了一批充分贴合**实际,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获奖项目。第四届创业大赛金奖项目,充分贴合回族风情,有力推动了当地旅游产业提质升级。第一届创业大赛一等奖得主项目获天使投资2000万元,成为广西高校学生首个在互联网领域获天使投资的案例。
二是探索“人才+品牌”培养模式。
建立优秀大学生实践锻炼常态化机制,搭建高校教师双向挂职对接平台。近年来,引进辖区高校院所博士**名、硕士**名到区政府部门挂职锻炼,聘请农科院**名高级职称专家担任技术顾问,辖区高校到我区实习大学生达**多人,解决**高校学生就业**人。
三是深化“人才+项目”合作形式。
融合校地双方资源,协作完成招商引资、项目策划等工作。与**大学共同引进投资达**亿的**项目,构建基于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政企学”共建共享模式。与**学院联合举办“**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深入挖掘**文化底蕴,大赛设计的伴手礼等产品,有效解决了**纸业等本土企业产品特色不突出的问题,为企业升级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下一步,**区将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创新校地合作模式,深化“产教城景”融合发展,打造科教产业发展和创新创业基地,凝心聚力为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篇6
去年以来,XX市围绕“引、育、用、留、服”人才工作链条,找准工作“小切口”,推进服务“大提质”,满足人才“大需求”,助推队伍“大发展”,全力创建全国中小城市一流人才生态。
一、坚持广开门路,匡助产才融合之“紧”。
针对人才政策与产业发展实际结合不紧的短板,修订完善XX市高层次人才分类标准,增设XX重点产业紧要稀缺F类人才,首次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本科学历选调生、特别优秀专科毕业生及全市重点产业紧要稀缺技能人才全部纳入其中,分9个产业门类制定符合全市“1+5”现代产业体系的人才认定标准,构建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人才环境。
二、坚持改革创新,支持人才引进之“活”。
聚焦产业链布局人才链,编制急需紧缺实用型人才目录,避免盲目式“抢人才”、撒网式“凑人才”。首设“虚拟账户”定向引才,对口目录内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只要毕业到XX就业,在读期间分别以每月5000元、8000元为标准的预发薪酬就可以一次性兑现。同时,对事业单位引进高端紧缺人才,专项事业编制不足时,采用“员额制管理”方式编外引进,采取“岗编分离”方式定向服务重点产业企业,有效促进人才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的合理流动。
三、坚持真情实意,展现尽心留才之“诚”。
坚持用待遇留人、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同向发力,在进一步提高对专科大学毕业生以上相对应层次各类人才补贴力度基础上,竭尽全力解决好“关键小事”,全过程解决人才供需对接、分类评定、补贴发放、金融支持、住房安居、子女入学等一系列服务事项,让人才真正安心“做好大事”。特别是首次推出同级财政以个税缴纳地方留成部分为依据5年内予以100%奖励的优惠政策,以地方财政“小切口”撬动高层次人才事业“大发展”。
四、坚持搭建平台,提供人才服务之“便”。
集成现有各类人才网站、公众号数据资源,搭建具有XX特色的“码上通办”人才服务综合平台。人才码申领,赋予人才个人专属且唯一识别的“人才码”,人才凭此码线上快捷办理人才补助兑现、开设虚拟账户等专属场景,线下可享受贵宾通道、绿色通道、酒店住宿等优惠服务。人才业务线上流转,建立各单位网络互联、联合办公的虚拟行政服务管理系统,人才办通过管理端即时跟踪督办各部门办理人才申请事项进度和成效,各单位按照政策兑现、奖励申请等工作流程线上批转。人才数据精准分析,按照年龄、职称、学历、籍贯、专业、职业等维度,根据不同人才标签分别建立不同数据库,为各类人才提供最新人才资讯以及校友、同行相关信息,也为市委、市政府开展人才工作决策提供结构分布、学历层次、创新资源等基础数据支撑。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篇7
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县经济开发区、**国际生态城向国家级平台迈进,**高新区正积极争创省级高新区,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2022年人才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材料,希望大家喜欢。
去年以来,**市**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落实人才引领发展战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20xx年,跻身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20强,获评**市首个**省创业型城市;入选2020年度10个**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2021年度11个**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均为全市唯一。
坚持党管人才,扛牢兴才强才“硬责任”。先后召开9次县委常委会议、专题会议,部署人才相关工作,落实集中研判会商、常态化需求分析、招才引才育才、分类认定评估、优秀人才评选、定期联系服务、专项述职评议、目标量化考核等8项机制,压实党管人才责任。将“百千万人才集聚计划”列为县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被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为重点关注项目,全市唯一;围绕“创业带就业、加快共同富裕”主题,实施乡镇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新上返乡创业项目51个,全年新增公益岗7000个。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累计投入2.5亿元,用于人才项目支持、科研平台建设。组建国有人才发展集团,启动建设国际人才创新港,通过市场化手段,帮助企业精准招才引智。
推动政策创新,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
树立“人人都是人才”的引才观,全面优化人才政策,人口净流出局面实现扭转。近期,通过“双敲”行动统计,全县常住人口较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增加4万余人。
一是对事业单位人员,做到“零门槛”。坚持“应招尽招”,在全市率先启动异地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回引;在教育、卫生等人才引进上,取消户籍等限制,条件优秀的直接面试录用,去年以来累计招聘、回引1700余人,超往年4倍。今年计划再招引2400人。
二是对产业领军人才,突出“含金量”。拿出真金白银,大力引进“高精尖”人才,最高给予5000万元重奖。先后吸引27名省级以上领军人才来齐创业,3人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占全市的四分之一。
三是对高校毕业生,增强“吸引力”。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补贴标准在省会周边县市最高;到企业工作的,再提高10%。2021年,全县高考录取大学生3146人,毕业回流3570人,首次实现“净流入”。四是对乡村创业人才,体现“扶持性”。对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先后发放贴息担保贷款1004笔、9559万元,支持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10余家。
建强平台载体,搭建育才用才“主阵地”。
坚持“筑巢”“引凤”相结合,使各类人才有更多发展机会、更大成长空间。
一是壮大产业平台。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县经济开发区、**国际生态城向国家级平台迈进,**高新区正积极争创省级高新区,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打造产业新城,发展重点企业400余家,吸纳各类人才就业超5万人。
二是做强科创平台。坚持党建引领聚人才,创新成立生物医药等产业链党委,激活企业创新主动能,新增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75家,全市最多;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237个。投资20亿元,建成50万平方米的**科技小镇,入驻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引进优质项目120余个。**集团、**激光在德国、瑞士等地设立研发机构,吸纳外国人才61人。
三是搭建高校平台。建立与驻*高校共育共享机制,与**大学共建新材料与智能装备研究院、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大产业园;与**大学共建中德工业设计创新园,将于近期开工,园区创新人才可达1万人,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正式开工建设,在校师生6000人,助力**打造职业教育集聚区、创建职教先进城市。县职业中专与**农业工程学院开展合作办学,支持永锋集团建设****智能制造职业学院,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人才培养,建设全省职业教育发展高地。
做优服务保障,构筑重才留才“生态圈”。
坚持硬环境与软环境并重,构建全方位人才服务环境。
一是提升城市承载力。以一线城市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围绕“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累计实施城市更新工程830余项,增强吸引人才、成就人才的城市魅力,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县城、中国创新创业最具发展活力城市、中国宜居宜商宜游最具魅力城市,正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投资41.7亿元,实施初中进城行动,新建、续建**一中新校区、行知中学、思齐小学等中小学校、幼儿园29处,新增学位3.6万个,实现孩子应上尽上、教师应招尽招、学校应建尽建、待遇应保尽保,全省基础教育满意度排名,由2020年的第112位跃升至第33位,上升79个位次。与**医院合作共建县医院新院区,省地共建省妇幼保健院**院区,与山大、山师等名校开展合作办学,让各类人才以县级消费成本享受省会高品质生活。
二是提升城市“青和力”。按照国内一流标准,新建文化艺术中心、钻石体育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全省第3家县域万达广场开业运营,引进麦当劳、必胜客、瑞幸咖啡等名品名店200余家,各类星级宾馆、连锁商务酒店8家,留住年轻人、吸引年轻人,集聚更多人气、才气,打造年轻人喜欢的城市。建设人才公寓12万平方米,满足不同层次青年人才入住需求,在**工作满10年后,可以成本价购买;创新打造10处“驿站式”人才公寓,提供500张免费周转床位,为外来年轻人创新创业打造温暖的家。
三是提升人才向心力。县级领导干部直接联系高层次人才43人,强化人才职称评定、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健康医疗等各方面保障,带动全社会形成尊才爱才惜才的浓厚氛围。深化人才服务“一次办好”改革,发放无抵押担保“人才贷”1100万元,让更多人才在**奋斗出彩。
下一步,**市**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锚定“打造百万人口城市”的发展目标,持续提升人才集聚能力和保障水平,以最优生态实现青年才俊荟萃、人才近悦远来,全力打造全省一流人才强县,为**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篇8
着力把乡村一线涌现的本土“田秀才”“土专家”、农技示范户等选拔进乡村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下面是天涯涛源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工作经验交流发言材料,希望大家喜欢。
**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聚焦乡村振兴大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强化政治引领,从选拔、教育、激励方面精准发力,创新激发各类人才向乡村一线聚集,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劲的“人才流”,探索出一条党政所盼、乡村所需、人才能为的改革创新路子。
一、精准择才,搭建乡村振兴人才智力库
一是建机制。
出台《乡村振兴人才评价认定工作方案》,明确 16 个牵头单位,由牵头单位组织所属人员、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深入辖区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以及 38 个行政村(含农村社区)、企业进行调查,精准掌握生产经营型、一二三产业发展型、公共服务型、乡村治理型以及科技型人才基本情况,组建乡村振兴人才库。并制定《**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行动,依托**区驻深圳人才产业引进联络办公室,与深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交流合作,不断壮大人才工作队伍。
二是建平台。
持续建设与辖区 15 所高校、院所、企业共同成立的人才合作联盟,推行校地企乡村振兴人才共享,构筑集信息沟通、人才培养、业务合作、资源共享、课题研究、政策咨询于一体的活动平台。联盟成立以来引进辖区高校院所博士**名、硕士**名到城区政府乡村振兴成员单位挂职锻炼。同时兴建**大学乡村振兴调研基地,聘请高校和农科院 11 名高级职称专家担任**区乡村振兴战略技术顾问。
三是建队伍。
着力把乡村一线涌现的本土“田秀才”“土专家”、农技示范户等选拔进乡村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后备库”“乡村工匠库”,并分类实施动态管理。目前已有 124 名乡土人才选拔入库。实施“大学生留**计划”,构筑人才高地,对于优秀的大学生通过招聘、录用等方式留在**。近年来,**区各单位多次举办专场招聘会,2000余名大学实习生到区直单位工作,共招录**名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公益性岗位、零就业项目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等政策支持、配套服务相关政策红利,增加500余名社会就业岗位,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注入了强劲人才动力。
二、精准育才,强化乡村振兴人才专业技能素质
一是强师资。
整合**区委党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学校等教育资源,组建由高校和相关部门20名专家组成的农业技术培训团队,对乡村振兴急需的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多项专业技能实现名师涵盖。建立起以科技特派员为纽带的科技服务体系,同时鼓励引导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退休技术人员以及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等加入科技特派员队伍。
二是强培训。
着眼**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整合辖区资源,量体裁衣为人才制定培训计划。在 乡镇(街道)打造 9 个实践教学基地,创新“菜单式”“应用式”“小班制”教学方式,推助人才“孵化蝶变”。20xx年共组织专业人才培训 268 场,培训党政人才 562 人次、专业技术人才 220 人次、高技能人才 15 人次、农村实用人才 3476 人次。选派26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南宁、深圳等地交流学习,开阔视野,全面提升综合能力。
三是强转化。
围绕种植等优势产业,成立**区柑橘协会、蔬菜协会等,实行“基地+产业协会+农户”模式,吸引有技术的农户加入协会,采取邀请专家授课、定期技术交流等形式,将普通农民培养成乡村振兴实用技术人才,将普通农户发展成专业户,将专业户发展成为致富带头人。通过协会带动,目前该区有职业资格和技术职称的技术人才共计100余名,实用人才存量不断增长。
三、精准留才,激励乡村振兴人才服务乡村一线
一是以赛“聚”才。
在20xx年举办的**区第四届青年创业大赛上专门开设乡村振兴赛道,对符合条件的获奖项目提供创业奖励基金、银行授信支持、免收办公场所租金等8个方面政策扶持,选拔培育一批优秀创业团队和高成长性源头企业落地**。**区通过青年创业大赛近一步突出人才引领创业作用,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激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在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领域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同时通过“以赛引才”、“以赛聚才”等形式,强化大学生创业典型的标杆作用和社会价值,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
二是孵化“育”才。
对高校毕业生、乡土人才、返乡人员中有创业意愿的个人和团队,经申请可以入驻**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后,可享受租金补贴、管理咨询、事务代理等服务,现已有**家创业公司成功入驻。**区财政每年列支人才工作专项经费200万元,用于重点人才项目支持和人才服务保障,同时建立各类优秀人才专人联系、定期走访、表彰激励等制度,全方位做好“育才”工作。
三政策“留”才。
协调卫健、农业、财政、人社等部门在优惠政策、项目申报和信贷支持等方面对农村实用人才予以倾斜,设立乡村人才辅导行动基金,进一步降低农村人才的融资成本。制订《**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奖励办法》,对高校科技成果在**区乡村振兴领域转化进行奖励;进一步与农科院、植物研究所等签订合作协议,支持建立马铃薯脱毒良种繁育基地,推广脱毒马铃薯、金线莲、铁皮石斛等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种植,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推荐访问:经验交流 材料 人才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范文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怎么写 人才工作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人才工作经验总结 人才工作经验做法 2020年人才工作典型经验汇报 人社局关于人才工作经验交流 人才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人才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人才工作经历